<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3461

    拽布披麻

    成語拼音:
    zhuài bù pī má
    成語解釋:
    見“拽布拖麻”。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一個生忿子拽布披麻扶靈柩,索強似那孝順女羅裙包土筑墳臺。”
    3462

    作不如程

    成語拼音:
    zuò bù rú chéng
    成語解釋:
    程:規矩、格式,也作期限。做的不合規格或不能如期完成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錦瑟》:“作不如程,則刖耳、嬶鼻、敲刖脛趾,君能之乎?”
    3463

    贊不容口

    成語拼音:
    zàn bù róng kǒu
    成語解釋:
    贊:稱贊。贊美的話嘴里已容納不下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9回:“圣公待其書完,接過諷詠,覺情文交至,于無可形容處形容出來,與歷來名人所題另是一付杼軸,不禁贊不容口。”
    3464

    罪不容死

    成語拼音:
    zuì bù róng sǐ
    成語解釋:
    罪惡極大,處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465

    罪不容誅

    成語拼音:
    zuì bù róng zhū
    成語解釋:
    判處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惡極大。誅:處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3466

    指不勝僂

    成語拼音:
    zhǐ bù shèng lǚ
    成語解釋:
    見“指不勝屈”。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吳喆》:“奇遇之多,指不勝僂,若今日所昵,未數數覯也。”
    3467

    指不勝屈

    成語拼音:
    zhǐ bù shèng qū
    成語解釋:
    板著指頭也不過來(不勝:不能承受)。形容數量很多。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而貧弱者或衣食不給,其小有才者至竄入匪類,以辱先人,以余所見,指不勝屈。”
    3468

    指不勝數

    成語拼音:
    zhǐ bù shèng shǔ
    成語解釋:
    不勝:不能承受。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為數很多
    成語出處: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13章:“五代、兩宋、遼、金成名的文學家、詩人,指不勝數。”
    3469

    祝不勝詛

    成語拼音:
    zhù bù shèng zǔ
    成語解釋:
    謂祝而得益不能勝過詛而受損。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四筆》:“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
    3470

    罪不勝誅

    成語拼音:
    zuì bù shèng zhū
    成語解釋:
    指罪大惡極,處死猶不足抵償。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詞林 鼎甲常為庶常》:“以上見各家記述中者,什僅得一二。修史之鹵莽,罪不勝誅矣。”
    3471

    拽布拖麻

    成語拼音:
    zhuài bù tuō má
    成語解釋:
    猶言披麻戴孝。
    成語出處:
    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澆茶,只索淺土兒權時葬下。”
    3472

    朝不圖夕

    成語拼音:
    zhāo bù tú xī
    成語解釋:
    圖:圖謀。早晨不能為晚上打算。形容形勢危急或境況窘迫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上廣州趙宗儒尚書陳情啟》:“某天罰深重,余息茍存,沉竄俟罪,朝不圖夕,伏謁無路。”
    3473

    忠不違君

    成語拼音:
    zhōng bù wéi jūn
    成語解釋:
    違:違背。忠直的人不會違背他的君主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臧洪傳》:“義不背親,忠不違君。”
    3474

    治不忘亂

    成語拼音:
    zhì bù wàng luàn
    成語解釋:
    國家大治的時候不要忘記可能發生動亂
    成語出處:
    《易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3475

    戰不旋踵

    成語拼音:
    zhàn bù xuán zhǒng
    成語解釋: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于敵。’”
    3476

    枝布葉分

    成語拼音:
    zhī bù yè fēn
    成語解釋:
    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廣。
    成語出處:
    《左傳 隱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穎達疏:“子孫繁衍,枝布葉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別,故其流至于百姓萬姓。”
    3477

    子不語怪

    成語拼音:
    zǐ bù yǔ guài
    成語解釋:
    子:孔子;語:談論。指不談怪異一類事情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3478

    足不逾戶

    成語拼音:
    zú bù yú hù
    成語解釋:
    見“足不出戶”。
    成語出處:
    《南齊書·高逸傳·何求》:“仍住吳,居波若寺,足不逾戶,人莫見其面。”
    3479

    站不住腳

    成語拼音:
    zhàn bù zhù jiǎo
    成語解釋:
    比喻觀點等經不起推敲與反駁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8回:“不過同伙當中都同他不對,因此我這里他站不住腳,所以太太亦只好讓他走了干凈。”
    3480

    知不詐愚

    成語拼音:
    zhì bù zhà yú
    成語解釋:
    知:通“智”。聰明人不欺詐老實愚昧的人
    成語出處:
    無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政約令行,強不暴寡,知不詐愚。”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