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2901

    無可不可

    成語拼音:
    wú kě bù kě
    成語解釋:
    ①無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猶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緒激動至極。
    成語出處:
    唐·元稹《唐杜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茍以為能所不能,無可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
    2902

    無孔不入

    成語拼音:
    wú kǒng bù rù
    成語解釋:
    孔:小洞。有空子就鉆。比喻利用一切機會去活動。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5回:“況且上海辦捐的人,鉆頭覓縫,無孔不入,設或耽擱下來,被人家弄了進去,豈不是悔之不及。”
    2903

    無空不入

    成語拼音:
    wú kōng bù rù
    成語解釋:
    見“無孔不入”。
    成語出處: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種種法規,一切措施,馬上又變活了,投機是滿天飛躍,無空不入。”
    2904

    無孔不鉆

    成語拼音:
    wú kǒng bù zuàn
    成語解釋:
    比喻善于鉆營。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近代社會齷齪史》第十六回:“凡鉆謀的人是無孔不鉆的,就如這回出了買軍裝的事,不定有人走到他的門路,他也不免有點曉得,所以伍太守故意提出一聲軍裝買辦來,就惹起他何必委人到上海去買的話。”
    2905

    唯恐天下不亂

    成語拼音:
    wéi kǒng tiān xià bù luàn
    成語解釋: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亂以達到自身的目的
    成語出處: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這種混亂狀況確實給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的活動,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條件。”
    2906

    無可無不可

    成語拼音:
    wú kě wú bù kě
    成語解釋:
    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于是,是無可無不可。”
    2907

    無利不起早

    成語拼音:
    wú lì bù qǐ zǎo
    成語解釋:
    指有利可圖就很早起來。比喻為了圖利而從事某事
    成語出處: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我們都是急性子,無利不起早,講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2908

    文理不通

    成語拼音:
    wén lǐ bù tōng
    成語解釋:
    指文章在詞句和內容方面都行不通。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選舉志》:“況此等多不究義,唯攻帖書,文理既不甚通,名第豈可妄與?”
    2909

    唯鄰是卜

    成語拼音:
    wéi lín shì bǔ
    成語解釋:
    指找住房應該選擇鄰居。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
    2910

    寤寐不寧

    成語拼音:
    wù mèi bù níng
    成語解釋:
    寤:醒時;寐:睡時;寤寐:日夜。日夜都不得安寧。形容十分驚慌與焦慮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是夜玄宗與楊妃同寢,畢竟因心中有事,寤寐不寧。”
    2911

    聞名不如見面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成語解釋:
    只聽名聲不如見面更能了解。
    成語出處:
    《北史·列女傳》:“吾聞聞名不如見面,小人未見禮教,何足責哉。”
    2912

    帷幕不修

    成語拼音:
    wéi mù bù xiū
    成語解釋:
    見“帷薄不修”。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五刑解》:“有坐淫亂男女無別者,不謂之淫亂男女無別,則曰帷幕不修也。”
    2913

    委靡不振

    成語拼音:
    wěi mǐ bù zhèn
    成語解釋:
    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失。”
    2914

    萎靡不振

    成語拼音:
    wěi mǐ bù zhèn
    成語解釋:
    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頹喪;不振作;頹唐:消沉;振:振奮。
    成語出處:
    宋 馬永卿《元城先生語錄》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
    2915

    忤逆不孝

    成語拼音:
    wǔ nì bù xiào
    成語解釋:
    忤逆:不順從。不服從和孝敬父母
    成語出處:
    老舍《二馬》第四段:“誰叫上鬼子國來呢!在鬼子國沒地方去告忤逆不孝!忍著吧!”
    2916

    無平不頗

    成語拼音:
    wú píng bù pō
    成語解釋:
    謂凡事沒有始終平直而不遇險阻的。
    成語出處:
    《周易·泰》:“九三,無平不頗,無往不復。”
    2917

    枉轡學步

    成語拼音:
    wǎng pèi xué bù
    成語解釋:
    比喻錯誤地模仿別人。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因利騁節,情采自凝;枉轡學步,力止壽陵。”
    2918

    無巧不成話

    成語拼音:
    wú qiǎo bù chéng huà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十分湊巧。同“無巧不成書”。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6卷:“又道是‘無巧不成話’。”
    2919

    無巧不成書

    成語拼音:
    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十分湊巧。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自古道:‘無巧不成書。’恰好有一人從墻下而過。”
    2920

    無奇不有

    成語拼音:
    wú qí bù yǒu
    成語解釋:
    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都有。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上海地方,無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盤桓些日子,新聞還多著呢。”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