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2441

    人心不古

    成語拼音:
    rén xīn bù gǔ
    成語解釋:
    古:指古代的社會風尚。舊時指人心奸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答兩廣殷石汀論平田事》:“近來人心不古,好生異議。”
    2442

    人心不足蛇吞象

    成語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2443

    軟硬不吃

    成語拼音:
    ruǎn yìng bù chī
    成語解釋:
    指與對方談判或處理問題時態度很強硬,什么方法均不能使其改變態度
    成語出處: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三章:“侯扒皮,軟硬不吃。”
    2444

    日月不居

    成語拼音:
    rì yuè bù jū
    成語解釋:
    形容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北史·隋紀·煬帝》:“日月不居,倏經三紀。”
    2445

    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2446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2447

    日昃不食

    成語拼音:
    rì zè bù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已偏西還不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況欲以過門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諸標枝野鹿,其不為西晉者幾希?”
    2448

    書不盡言

    成語拼音:
    shū bù jìn yán
    成語解釋: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2449

    歲比不登

    成語拼音:
    suì bǐ bù dēng
    成語解釋: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成語出處:
    《漢書 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2450

    勢不并立

    成語拼音:
    shì bù bìng lì
    成語解釋:
    勢:情勢,狀況;并立:并存。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臣與二虜,勢不并立。”
    2451

    死不閉目

    成語拼音:
    sǐ bù bì mù
    成語解釋:
    死了也不閉眼。指人死的時候心里還有放不下的事。形容極不甘心
    成語出處:
    《舊唐書·韓愈傳》:“窮思畢精,以贖前過,懷痛窮天,死不閉目。”
    2452

    水波不興

    成語拼音:
    shuǐ bō bù xīng
    成語解釋:
    沒有漣漪和波紋。形容十分平靜
    成語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2453

    誓不罷休

    成語拼音:
    shì bù bà xiū
    成語解釋:
    發誓不達目的決不甘休
    成語出處: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鏡下了決心,不查個青紅皂白誓不罷休。”
    2454

    食不充腸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cháng
    成語解釋:
    見“食不充饑”。
    成語出處:
    唐·元稹《同州刺史謝上表》:“臣八歲喪父,家貧無業,母兄乞丐以供資養,衣不布體,食不充腸,幼學之年不蒙師訓。”
    2455

    食不充饑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jī
    成語解釋:
    猶言食不果腹。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彧《立晉熙王嗣詔》:“而諸孫纊不溫體,食不充饑,付之姆你之手。”
    2456

    手不輟卷

    成語拼音:
    shǒu bù chuò juàn
    成語解釋:
    輟:中止;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梁書·楊公則傳》:“性好學,雖居軍旅,手不輟卷。”
    2457

    食不充口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kǒu
    成語解釋:
    見“食不餬口”。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2458

    室不崇壇

    成語拼音:
    shì bù chóng tán
    成語解釋:
    室:房屋;壇:堂基。指蓋房子不加高地。比喻不崇尚奢華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
    2459

    思不出位

    成語拼音:
    sī bù chū wèi
    成語解釋:
    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分。
    成語出處:
    《周易 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2460

    食不重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óng wèi
    成語解釋:
    味:菜肴。吃飯不要兩樣菜肴。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記·吳太伯世家》:“越王勾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