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2081

    名不正,言不順

    成語拼音: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成語解釋:
    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2082

    渺不足道

    成語拼音:
    miǎo bù zú dào
    成語解釋: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成語出處:
    沙汀《老煙的故事》:“對于一個生活在空隙當中的人,卻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
    2083

    迷不知歸

    成語拼音:
    mí bù zhī guī
    成語解釋:
    迷:分辨不清。犯了錯誤卻不知悔改
    成語出處:
    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矛盾自相,迷不知歸,以窘人者自窘。”
    2084

    滿不在乎

    成語拼音:
    mǎn bù zài hū
    成語解釋:
    滿: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無所謂的樣子。
    成語出處:
    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區區一條生命,在他們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馬糞一般,是滿不在乎的!”
    2085

    目不轉睛

    成語拼音:
    mù bù zhuǎn jīng
    成語解釋: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2086

    忙不擇價

    成語拼音:
    máng bù zé jià
    成語解釋: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如今忙不擇價,豈不可惜。”
    2087

    目不知書

    成語拼音:
    mù bù zhī shū
    成語解釋:
    見“目不識書”。
    成語出處:
    清·侯方域《豫省試第一》:“后趙石勒目不知書,然常使人讀《漢書》,勒臥聽之。”
    2088

    目不轉視

    成語拼音:
    mù bù zhuǎn shì
    成語解釋:
    眼珠一轉不轉。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張南垣傳》:“某樹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轉視,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鑿。”
    2089

    默不作聲

    成語拼音:
    mò bù zuò shē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時也可以‘默不作聲’,有時也可以老實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2090

    默不做聲

    成語拼音:
    mò bù zuò shēng
    成語解釋: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劉峰默不做聲,順著梯子下了幾階,又回身關好柜底板。”
    2091

    摸不著頭腦

    成語拼音:
    mō bù zháo tóu nǎo
    成語解釋: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襲人一時摸不著頭腦,也只管站在旁邊呆呆的看著他。”
    2092

    滿不在意

    成語拼音:
    mǎn bù zài yì
    成語解釋: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巴金《復仇集 不幸的人》:“這是一只破舊的提琴,他拿著弓滿不在意地拉著。”
    2093

    妙處不傳

    成語拼音:
    miào chù bù chuán
    成語解釋:
    指精微奧妙的地方不是言語和筆墨所能表達的。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戲題小雀飛蟲畫扇》詩:“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斫輪如此用。”
    2094

    茅茨不翦

    成語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成語解釋:
    茅茨:茅屋;翦:修飾。用茅草覆蓋屋頂,而且沒有修剪整齊。形容生活簡陋儉樸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2095

    馬塵不及

    成語拼音:
    mǎ chén bù jí
    成語解釋:
    比喻趕不上,跟不上。
    成語出處:
    明·都穆《都公譚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馬塵不及,何先友為?”
    2096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成語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
    成語解釋:
    茅茨:茅屋;翦:修飾;采椽:櫪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蓋屋頂,屋頂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簡陋儉樸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2097

    沒齒不忘

    成語拼音:
    mò chǐ bù wàng
    成語解釋:
    沒齒終生。一輩子也忘不了。
    成語出處:
    漢 張衡《同聲歌》:“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2098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成語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成語解釋: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2099

    末大不掉

    成語拼音:
    mò dà bù diào
    成語解釋:
    猶尾大不掉。比喻部屬勢力強大,難以駕馭。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封建論》:“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
    2100

    目大不睹

    成語拼音:
    mù dà bù dǔ
    成語解釋:
    睹:看。眼睛很大卻看不見東西。形容徒具形式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