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i的成語 (1015個)

    1001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成語拼音:
    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yǒng fū
    成語解釋:
    指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
    1002

    周聽不蔽

    成語拼音:
    zhōu tīng bù bì
    成語解釋:
    周聽:廣泛聽取;蔽:蒙蔽。廣泛地聽取意見就不會受蒙蔽
    成語出處:
    漢·賈誼《新書·道術》:“周聽則不蔽,稽驗則不惶。”
    1003

    珠投璧抵

    成語拼音:
    zhū tóu bì dǐ
    成語解釋:
    謂以珠玉投擲鳥鵲。比喻人才不被重視。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送曾霖寰使君左遷還里》詩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國論惛呶重可傷。”
    1004

    遮天蔽日

    成語拼音:
    zhē tiān bì rì
    成語解釋:
    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三回:“遠遠望見遼兵蓋地而來,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1005

    眾惡必察

    成語拼音:
    zhòng wù bì chá
    成語解釋:
    惡:憎惡;察:考察。大家都厭惡的,必須深入進行了解,才可以確信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006

    中外合璧

    成語拼音:
    zhōng wài hé bì
    成語解釋:
    中西合璧。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個中外合璧。”
    1007

    真相畢露

    成語拼音:
    zhēn xiāng bì lù
    成語解釋:
    真面目完全顯露出來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經陛下醉之以酒,酒醉則真相畢露。”
    1008

    中西合璧

    成語拼音:
    zhōng xī hé bì
    成語解釋:
    璧:古代玉器。指兼有中國和外國優點的事物。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咱們今天是中西合璧……這邊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薩坐在右首,他同來這劉先生坐在左首。”
    1009

    朝新暮敝

    成語拼音:
    zhāo xīn mù bì
    成語解釋:
    敝:破。早上是新的到晚上就破了。指物件質量差
    成語出處:
    漢·桓譚《新論》:“楚之郢都,車轂擊,民肩攀,市路相排突,號為朝衣新而暮衣敝。”
    1010

    坐以待斃

    成語拼音:
    zuò yǐ dài bì
    成語解釋: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參患》:“短兵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
    1011

    知一萬畢

    成語拼音:
    zhī yī wàn bì
    成語解釋:
    指理解本質,萬事盡通。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地》:“通于一而萬事畢。”
    1012

    錙銖必較

    成語拼音:
    zī zhū bì jiào
    成語解釋: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錙:四分之一兩;銖:二十四分之一兩;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
    成語出處:
    《荀子 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1013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成語拼音:
    zǎo zhī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
    成語解釋:
    既然現在后悔,當初為什么要那樣做?
    成語出處:
    巴金《秋》尾聲:“談話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1014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成語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成語解釋:
    智者:聰明人;慮:思考,謀劃;失:差錯。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015

    睜只眼,閉只眼

    成語拼音:
    zhēng zhī yǎn,bì zhī yǎn
    成語解釋:
    佯為不見,故意不睬,比喻遇事容忍遷就,逃避斗爭
    成語出處:
    張潔《沉重的翅膀》:“然后他詼諧地做了個睜只眼閉只眼的動作。”
    * bi成語,bi的成語,帶b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