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的成語 (1015個)
-
801
無其倫比
- 成語拼音:
- wú qí lún bǐ
- 成語解釋:
- 同“無與倫比”。
- 成語出處:
- 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簽·邊貢》:“海岳之才,無其倫比。”
-
802
無所回避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huí bì
- 成語解釋:
- 回避:避忌。沒有什么避忌或諱言的。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蔡茂傳》:“茂輒糾案,無所回避。”
-
803
無私有弊
- 成語拼音:
- wú sī yǒu bì
- 成語解釋:
- 私:私心;弊:欺騙、蒙混的事情。因處在嫌疑之地,雖然沒有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活地獄》第26回:“可是這個風聲出去,人家一定說是無私有弊。”
-
804
我盈彼竭
- 成語拼音:
- wǒ yíng bǐ jiě
- 成語解釋:
- 盈:充盈,旺盛;竭:枯竭,衰落。對方的士氣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 成語出處:
- 唐·呂溫《凌煙閣勛臣贊·奉胡公叔寶》:“秦公應變,臨陣電拔,銳氣盡來,我盈彼竭。”
-
805
畏影避跡
- 成語拼音:
- wèi yǐng bì j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庸人自擾,不明事理。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
806
無與比倫
- 成語拼音:
- wú yǔ bǐ lún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同“無與倫比”。
- 成語出處:
- 宋·王禹偁《西京謝上表》:“永宮寵遇,無與比倫。”
-
807
無有倫比
- 成語拼音:
- wú yǒu lún bǐ
- 成語解釋:
- 沒有比得上。
- 成語出處:
- 唐·李翱《卓異記·敘封禪并兩朝》:“祖宗封禪,自古帝王,無有倫比。”
-
808
無與倫比
- 成語拼音:
- wú yǔ lún bǐ
- 成語解釋:
- 倫:類;同類。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 成語出處:
- 唐 盧氏《逸史》:“置于州,張寵敬無與倫比。”
-
809
無與為比
- 成語拼音:
- wú yǔ wéi bǐ
- 成語解釋:
- 猶無與倫比,無可比擬。
- 成語出處:
- 晉·袁宏《后漢紀·明帝紀》:“榮寵之盛,無與為比。”
-
810
忘戰必危
- 成語拼音:
- wàng zhàn bì wēi
- 成語解釋:
- 戰:戰備。危:危險,危機。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主父偃傳》:“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
811
下筆便就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biàn jiù
- 成語解釋:
-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成語出處:
- 《北史·魏收傳》:“詔試收為封禪書,收下筆便就不立稿。”
-
812
行比伯夷
- 成語拼音:
- xíng bǐ bó yí
- 成語解釋:
- 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擬。形容品德高潔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九章·桔頌》:“年歲雖小,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
813
下筆成篇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chéng p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筆成章”。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王仲宣諫》:“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
814
下筆成文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chéng wén
- 成語解釋:
-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成語出處: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詩才高美,且無書不讀,下筆成文,千言立就。”
-
815
眩碧成朱
- 成語拼音:
- xuàn bì chéng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顛倒是非。
- 成語出處:
- 明屠隆《彩毫記 知幾引退》:“宮闈萋菲,眩碧成朱,圣主應投杼。”
-
816
下筆成章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華;思路敏捷。一動筆就能寫成文章。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
817
虛比浮詞
- 成語拼音:
- xū bǐ fú cí
- 成語解釋:
- 虛比:虛擬的比方;浮詞:浮泛的話。空虛不實的言詞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探春笑道:‘雖也看過,不過是勉人自勵;虛比浮詞,那里真是有的。’”
-
818
笑比河清
- 成語拼音:
- xiào bǐ hé q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態度嚴肅,難見笑容。
- 成語出處:
- 《宋史 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
819
下筆千言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qiān yán
- 成語解釋:
- 千言:長篇大論。一動筆就寫成上千言的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寫作迅速。
- 成語出處:
- 宋 曾鞏《送豐稷》:“讀書一見若經誦,下筆千言能立成。”
-
820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
- 成語解釋:
- 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
* bi成語,bi的成語,帶b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