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ao的成語 (513個)

    361

    上方寶劍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語解釋:
    見“上方劍”。
    成語出處:
    劉心武《鐘鼓樓》第一章:“乃至坐著小轎車來‘御駕親征’、拿著‘上方寶劍’(某大人物開的條子)來當場‘宣諭’。”
    362

    尚方寶劍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語解釋:
    上方寶劍。比喻極大的權力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一回:“御賜尚方寶劍,先斬后奏,一路上代理民詞。”
    363

    十寒一暴

    成語拼音:
    shí hán yī bào
    成語解釋:
    凍十天,曬一天。比喻做事時而抓緊,時而懈怠,進展不快。
    成語出處:
    金·元好問《戲題新居二十韻》:“就中此宅尤費手,官織工材半傭顧。十寒一暴半載強,才得安床置鐺釜。”
    364

    舍車保帥

    成語拼音:
    shě jū bǎo shuài
    成語解釋:
    象棋用語,比喻在某些斗爭中,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責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成語出處:
    365

    三饑兩飽

    成語拼音:
    sān jī liǎng bǎo
    成語解釋:
    猶言饑一頓,飽一頓。形容生活艱難。
    成語出處: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野夫長短句》:“跛子一生別無路,展手教,化三饑兩飽。回視云漢,聊以自誑元神。”
    366

    上慢下暴

    成語拼音:
    shàng màn xià bào
    成語解釋:
    謂君上驕慢,下民強暴。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
    367

    松茂竹苞

    成語拼音:
    sōng mào zhú bāo
    成語解釋:
    比喻興盛繁榮。
    成語出處:
    《詩·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368

    守缺抱殘

    成語拼音:
    shǒu quē bào cán
    成語解釋:
    亦作“守闕抱殘”。守住殘缺的東西不放。比喻泥古守舊,不思變革。
    成語出處:
    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
    369

    守闕抱殘

    成語拼音:
    shǒu què bào cán
    成語解釋:
    見“守缺抱殘”。
    成語出處:
    鄧溧《寒瓊囑題郭頻伽手寫徐江庵遺詩》:“守闕抱殘非好事,神州國粹太飄零。”
    370

    蛇雀之報

    成語拼音:
    shé què zhī bào
    成語解釋:
    報:報答。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蛇雀之報。”
    371

    視如珍寶

    成語拼音:
    shì rú zhēn bǎo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珍愛。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當此圣世,咱們世受國恩,祖父錦衣玉食;況你自有生以來,自去世的老太太,以及老爺太太,視如珍寶。”
    372

    殺身報國

    成語拼音:
    shā shēn bào guó
    成語解釋:
    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殺身救國”。
    成語出處:
    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殺身報國,致一人于堯舜。”
    373

    舍身圖報

    成語拼音:
    shě shēn tú bào
    成語解釋:
    舍:放棄;報:報答。接受了別人的大恩惠,犧牲生命也要報答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物公劾奸》:“剩此微軀,皆賴天恩庇;舍身圖報,如何敢埈巡回避。”
    374

    身微力薄

    成語拼音:
    shēn wēi lì báo
    成語解釋:
    謂地位低下,財力不足。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七卷:“自惜身微力薄,不能拔之風塵,所以憐而與游。”
    375

    食無求飽

    成語拼音:
    shí wú qiú bǎo
    成語解釋:
    飽:吃足。飲食不要求飽,指飲食要有節制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376

    賞賢罰暴

    成語拼音:
    shǎng xián fá bào
    成語解釋:
    猶賞善罰惡。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八經》:“故賞賢罰暴,舉善之至者也;賞暴罰賢,舉惡之至者也;是謂賞同罰異。”
    377

    斯須之報

    成語拼音:
    sī xū zhī bào
    成語解釋:
    斯須:短暫;報:報答。指微小的報答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3回:“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須之報。’”
    378

    鎩羽暴鱗

    成語拼音:
    shā yǔ bào lín
    成語解釋:
    飛鳥羽毛脫落,養魚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
    成語出處:
    南朝·宋·鮑照《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
    379

    善有善報

    成語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
    成語解釋:
    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380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成語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成語解釋:
    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
    成語出處:
    《纓絡經 有行無行品》:“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bao成語,bao的成語,帶b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