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ao的成語 (513個)

    261

    急來抱佛腳

    成語拼音: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成語解釋:
    急:緊急,危急。比喻事到臨頭才慌忙準備
    成語出處:
    宋·邵博《聞見后錄》第19卷:“王荊公初執政,對客悵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則抱佛腳。’”
    262

    急斂暴征

    成語拼音:
    jí liǎn bào zhēng
    成語解釋:
    嚴急而苛猛的賦稅。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杜陵叟》詩:“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263

    救亂除暴

    成語拼音:
    jiù luàn chú bào
    成語解釋:
    救:止。治理混亂局面,清除強暴勢力
    成語出處:
    《三國志通俗演義·曹公分兵拒袁紹》:“蓋救亂除暴,謂之義兵。”
    264

    禁亂除暴

    成語拼音:
    jìn luàn chú bào
    成語解釋:
    禁:制止;亂:混亂;暴:強暴。抑制強暴勢力,治理混亂局面
    成語出處:
    清·汪琬《復仇或問》:“諸凡國法所不及加,與有司所不得而執者,不許其復仇,則無以禁亂除暴也,”
    265

    酒囊飯包

    成語拼音:
    jiǔ náng fàn bāo
    成語解釋:
    見“酒囊飯袋”。
    成語出處:
    清·李漁《意中緣·卷簾》:“念區區酒囊飯包,又誰知生來命高,沒生涯,終朝醉飽,都倚著那妖嬈。”
    266

    捐軀報國

    成語拼音:
    juān qū bào guó
    成語解釋:
    捐軀:舍棄生命。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報效國家。
    成語出處:
    《元史 王戢傳》:“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軀報國,今既僨軍,得死為幸!”
    267

    兼容并包

    成語拼音:
    jiān róng bìng bāo
    成語解釋:
    兼、并:同時照顧或包括有關的各方面;容:容納;包:包含。把相關的東西都容納、包含進來。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268

    借身報仇

    成語拼音:
    jiè shēn bào chóu
    成語解釋:
    見“借交報仇”。
    成語出處:
    明·高啟《結交少年場行》:“結交須結游俠兒,借身報仇心不疑。”
    269

    見素抱樸

    成語拼音:
    jiàn sù bào pǔ
    成語解釋:
    見“見素抱樸”。
    成語出處:
    《老子》曰:“見素抱樸”。老子《道德經》新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里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圣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270

    盡心圖報

    成語拼音:
    jìn xīn tú bào
    成語解釋:
    盡心:竭盡心力;圖:謀劃。比喻竭盡所有的心思謀劃報答別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因向蒙教誨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
    271

    疾雨暴風

    成語拼音:
    jí yǔ bào fēng
    成語解釋:
    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同“暴風疾雨”。
    成語出處:
    晉 干寶《搜神記》卷四:“是日果有疾雨暴風,從太公邑外而過。”
    272

    解衣抱火

    成語拼音:
    jiě yī bào huǒ
    成語解釋:
    見“解衣包火”。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清·唐訓方《里語征實》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273

    解衣包火

    成語拼音:
    jiě yī bāo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不解決問題,只招致危險。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274

    金銀財寶

    成語拼音:
    jīn yín cái bǎo
    成語解釋:
    錢財和珍寶。泛指錢財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再說盧俊義奔到家里,不見了李固和那婆娘,且叫眾人把應有家私金銀財寶,都搬來裝在車子上,往梁山泊給散。”
    275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成語拼音:
    jūn zǐ bào chóu,shí nián bù wǎn
    成語解釋: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報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時機再動手
    成語出處:
    《兒女風塵記》:“孩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把這筆賬牢牢地記在心里!”
    276

    急則抱佛腳

    成語拼音:
    jí zé bào fó jiǎo
    成語解釋:
    急:緊急,危急。比喻事到臨頭才慌忙準備
    成語出處:
    宋·劉攽《中山詩話》:“王丞相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
    277

    盡忠報國

    成語拼音:
    jìn zhō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用全部忠誠報效國家。
    成語出處:
    《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
    278

    精忠報國

    成語拼音:
    jīng zhō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精心忠誠;報效祖國。
    成語出處:
    《北史 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279

    酒醉飯飽

    成語拼音:
    jiǔ zuì fàn bǎo
    成語解釋:
    比喻飲食得到滿足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襄陽會》第一折:“我著他酒醉飯飽,走不動。”
    280

    酒足飯飽

    成語拼音:
    jiǔ zú fàn bǎo
    成語解釋:
    酒喝個足;飯吃個飽。
    成語出處:
    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一折:“俺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著他酒醉抉飯飽,走不動。”
    * bao成語,bao的成語,帶b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