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an的成語 (301個)

    101

    半新不舊

    成語拼音:
    bàn xīn bù jiù
    成語解釋: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一個七八十歲的白須老兒,戴一頂牙色絨巾,穿一件半新不舊的褐子道袍。”
    102

    半新半舊

    成語拼音:
    bàn xīn bàn jiù
    成語解釋:
    指不新不舊。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一一九回:“次日,寶玉賈蘭換了半新半舊的衣服,欣然過來見了王夫人。”
    103

    半信不信

    成語拼音:
    bàn xìn bù xìn
    成語解釋:
    指不完全相信。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茍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
    104

    半信半疑

    成語拼音:
    bàn xìn bàn yí
    成語解釋:
    信:相信;疑:懷疑。有些相信;又有點懷疑。對真假不能肯定。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6卷:“若他們聽過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105

    半心半意

    成語拼音:
    bàn xīn bàn yì
    成語解釋:
    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熱心地,只是敷衍應付
    成語出處:
    毛澤東《堅持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
    106

    班香宋艷

    成語拼音:
    bān xiāng sòng yàn
    成語解釋:
    班固和宋玉均善辭賦,以富麗見稱,后以之泛稱辭賦之美者。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聽稗》:“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
    107

    半疑半信

    成語拼音:
    bàn yí bàn xìn
    成語解釋: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成語出處: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筑城猶嵯峨。”
    108

    半夜敲門不吃驚

    成語拼音:
    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做過什么虧心的事,心里很踏實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109

    半夜敲門心不驚

    成語拼音:
    bàn yè qiāo mén xīn bù jīng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做過什么虧心的事,心里很踏實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110

    半夜三更

    成語拼音:
    bàn yè sān gēng
    成語解釋: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111

    班衣戲彩

    成語拼音:
    bān yī xì cǎi
    成語解釋:
    指身穿彩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后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成語出處:
    參見“斑衣戲彩”。
    112

    斑衣戲彩

    成語拼音:
    bān yī xì cǎi
    成語解釋:
    指身穿彩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后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成語出處:
    《北堂書鈔》卷一二九引《孝子傳》言老萊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為嬰兒戲以娛父母。
    113

    半真半假

    成語拼音:
    bàn zhēn bàn jiǎ
    成語解釋:
    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實的。
    成語出處: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我這里千回右轉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數樁。半真半假喬摸樣,宜嗔宜喜嬌情況,知疼知熱俏心腸。”
    114

    版筑飯牛

    成語拼音:
    bǎn zhù fàn niú
    成語解釋:
    版筑,造土墻;飯牛,喂牛。后以之為賢臣出身微賤之典。
    成語出處:
    《書 說命上》載:相傳商代賢者傅說筑于傅巖,武丁用以為相。《呂氏春秋 舉難》載:春秋時衛國賢者寧戚飯牛車下,扣牛角而歌,桓公異之,拜為上卿。
    115

    半子之誼

    成語拼音:
    bàn zǐ zhī yì
    成語解釋:
    半子:女婿。半個兒子的情分
    成語出處:
    《舊唐書·回紇傳》:“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
    116

    尺板斗食

    成語拼音:
    chǐ bǎn dòu shí
    成語解釋:
    舊時形容小官位低祿少。
    成語出處:
    《梁書·王僧孺傳》:“久為尺板斗食之吏,以從皂衣黑綬之役。”
    117

    吹垢索瘢

    成語拼音:
    chuí gòu suǒ bān
    成語解釋:
    猶言吹毛求疵。
    成語出處:
    清·葉適琯《吹網錄·亭林年譜有沿誤處》:“石州此譜為二百年來僅有之作,余非敢咱們垢索瘢,正以其大體既醇,更愿為去微瑕以歸粹美耳。”
    118

    吹毛求瘢

    成語拼音:
    chuī máo qiú bān
    成語解釋:
    求:尋找;瘢:疤痕。吹開皮上的毛,尋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毛病、缺點,尋找差錯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牘,送府用印,孔輒吹毛求瘢,見有瑕疵可指,當即駁還。”
    119

    吹毛索瘢

    成語拼音:
    chuí máo suǒ bān
    成語解釋:
    同“吹毛求疵”。
    成語出處:
    清·鄒弢《三借廬筆談·楊文乾》:“田(田文鐿)以為訕己,愈惡之,每見嗔喝,吹毛索瘢。”
    120

    寸絲半粟

    成語拼音:
    cùn sī bàn sù
    成語解釋: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實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極!”
    * ban成語,ban的成語,帶b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