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ai的成語 (821個)

    661

    歲寒松柏

    成語拼音:
    suì hán sōng bǎi
    成語解釋: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62

    歲寒知松柏

    成語拼音: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成語解釋: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成語出處:
    《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63

    身價百倍

    成語拼音:
    shēn jià bǎi bèi
    成語解釋:
    身價: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指名譽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成語出處:
    明 婁紹書《無聲詩史》:“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
    664

    聲價百倍

    成語拼音:
    shēng jià bǎi bèi
    成語解釋:
    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比喻名譽地位大大提高
    成語出處:
    清·姜紹書《無聲詩史·董其昌》:“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
    665

    傷教敗俗

    成語拼音:
    shāng jiào bài sú
    成語解釋:
    見“傷化敗俗”。
    成語出處:
    明·馬中錫《罪言》:“今諸小道家淺陋無理,葬得善地,雖殺人巨盜,亦可獲福;課得美占,雖弒父與君,亦無大害。傷教敗俗,莫過于此。”
    666

    身經百戰

    成語拼音:
    shēn jīng bǎi zhàn
    成語解釋:
    身:親身;百:極言其多;親身經歷過許多戰斗。形容富于實戰經驗;也形容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
    成語出處:
    南北朝 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經一百余戰。”
    667

    喪倫敗行

    成語拼音:
    sàng lún bài xíng
    成語解釋:
    喪:喪失;倫:人倫;行:品行。喪失了人倫,敗壞了品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此亦系理數應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
    668

    身名俱敗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bài
    成語解釋:
    猶言身名俱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6回:“今日為公孫枝所誘,死于王城,身名俱敗,豈不哀哉!”
    669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語解釋: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670

    死求白賴

    成語拼音:
    sǐ qiú bái lài
    成語解釋:
    指不停地糾纏。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俗話說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死求白賴,或者竟攔住他也不可知。”
    671

    死求百賴

    成語拼音:
    sǐ qiú bǎi lài
    成語解釋:
    見“死乞白賴”。
    成語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你死求百賴的叫我出去,出去干什么呀?”
    672

    死乞白賴

    成語拼音:
    sǐ qǐ bái lài
    成語解釋:
    謂糾纏不休。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二回:“這可虧了他三個死乞白賴的拉住我,不叫我打他。”
    673

    死乞百賴

    成語拼音:
    sǐ qǐ bǎi lài
    成語解釋:
    見“死乞白賴”。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他只好年有年禮,節有節禮,死乞百賴巴結上馮老蘭。”
    674

    深切著白

    成語拼音:
    shēn qiè zhù bái
    成語解釋:
    深刻而顯明。同“深切著明”。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與薛子立秀才書》:“觀足下之文……深切著白,使其人果舉而行之,則足下雖未得位,而澤固施于民矣。”
    675

    四體百骸

    成語拼音:
    sì tǐ bǎi hái
    成語解釋:
    見“四肢百骸”。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73回:“胎一成,則四體百骸氣隨欲至,如珠滾荷盤,如煙含柳縷,無不可到之處也。”
    676

    升堂拜母

    成語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成語解釋:
    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677

    燒香禮拜

    成語拼音:
    shāo xiāng lǐ bài
    成語解釋:
    敬奉神佛的一種儀式
    成語出處:
    《晉書·佛圖澄傳》:“王度疏斷,漢人悉不聽,詣寺燒香禮拜以遵典禮。”
    678

    繩一戒百

    成語拼音:
    shéng yī jiè bǎi
    成語解釋:
    繩:糾正;戒:警戒。懲罰一人以警戒眾人
    成語出處:
    元·柯丹丘《荊釵記·遣音》:“依條按法,想繩一戒百誰不怕。”
    679

    殺一儆百

    成語拼音:
    shā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儆:警戒。處死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680

    殺一警百

    成語拼音:
    shā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見“殺一儆百”。
    成語出處:
    郭沫若《孔雀膽》第三幕:“斬草除根,殺一警百,這正是根本的辦法。”
    * bai成語,bai的成語,帶b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