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n的成語 (445個)

    241

    昏天暗地

    成語拼音:
    hūn tiān àn dì
    成語解釋:
    見“昏天黑地”。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帥再變五色云霧,昏天暗地。”
    242

    回頭是岸

    成語拼音:
    huí tóu shì àn
    成語解釋:
    回頭:回過頭來;指改邪歸正。佛家語;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脫苦海的彼岸。后借來比喻犯錯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度翠柳》:“世俗人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243

    久安長治

    成語拼音:
    jiǔ ān cháng zhì
    成語解釋:
    形容國家長期安定、鞏固。
    成語出處:
    東漢 賈誼《治安策》:“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244

    據鞍讀書

    成語拼音:
    jù ān dú shū
    成語解釋: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后多形容學習勤奮。
    成語出處:
    《淵鑒類函·驢三》:“江鄰幾調藍山尉,騎驢赴官,第據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覺。”
    245

    居安慮危

    成語拼音:
    jū ān lǜ wēi
    成語解釋:
    同“居安思危”。
    成語出處:
    《宋書·文五王傳》:“龍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慮危,不可不懼。”
    246

    舉案齊眉

    成語拼音:
    jǔ àn qí méi
    成語解釋:
    案:有腳的托盤。漢代的梁鴻、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孟光在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與眉毛一樣高;以示對梁鴻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247

    見鞍思馬

    成語拼音:
    jiàn ān sī mǎ
    成語解釋: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紫釵記 哭收釵燕》:“休喳,俺見鞍思馬,難道他是野草閑花?”
    248

    居安思危

    成語拼音:
    jū ān sī wēi
    成語解釋:
    居:處在。處于安全的環境;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249

    積案盈箱

    成語拼音:
    jī àn yíng xiāng
    成語解釋:
    案:桌;盈:滿。堆滿書桌,塞滿書箱。形容書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成語出處:
    《隋史·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惟是風云之狀。”
    250

    居安資深

    成語拼音:
    jū ān zī shēn
    成語解釋:
    形容安心學習,造詣很深。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51

    局促不安

    成語拼音:
    jú cù bù ān
    成語解釋: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舉止受約束、不自然、不安靜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2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于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252

    計將安出

    成語拼音:
    jì jiāng ān chū
    成語解釋:
    計:計策;計謀;安:怎樣。計謀將怎樣制定呢?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
    253

    局蹐不安

    成語拼音:
    jú jí bù ān
    成語解釋:
    局蹐:畏縮不安的樣子。形容恐懼不安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徐信聞言,甚局蹐不安,將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末,細細述了。”
    254

    跼蹐不安

    成語拼音:
    jú jí bù ān
    成語解釋:
    形容恐懼不安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徐信聞言,甚跼蹐不安,將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末,細細述了。”
    255

    既來之,則安之

    成語拼音: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成語解釋:
    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論語 季氏》:“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256

    雞犬不安

    成語拼音:
    jī quǎn bù ān
    成語解釋:
    見“雞犬不寧”。
    成語出處:
    劉流《烈火金剛》第十回:“我這是何苦,燒香引鬼,搬磚打人砸了自己的腳面,鬧得我雞犬不安!”
    257

    濟世安邦

    成語拼音:
    jì shì ān bāng
    成語解釋:
    濟:拯救。邦:國家。拯救時世,安定國家。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學濟世安邦策,按六韜三略書。”
    258

    濟世安民

    成語拼音:
    jì shì ān mín
    成語解釋:
    使國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樂業。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太宗本紀上》:“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
    259

    濟世安人

    成語拼音:
    jì shì ān rén
    成語解釋:
    拯救時世,安定人民。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哭呂衡州》:“一夜霜風雕玉芝,蒼生望絕士林悲,空懷濟世安人略,不見男婚女嫁時。”
    260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成語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語解釋:
    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an成語,an的成語,帶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