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的成語 (445個)
-
181
不明不暗
- 成語拼音:
- bù míng bù àn
- 成語解釋:
- 明:明亮;暗:昏暗。事實真像被歪曲而不清楚。指不怎么明顯,也不怎么秘密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
182
不欺暗室
- 成語拼音:
- bù qī àn shì
- 成語解釋:
- 欺:欺騙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見的地方。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 成語出處:
- 《漢魏南北朝墓志銘集釋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
183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 成語拼音:
-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
- 成語解釋:
- 不進野獸窩,怎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成語出處:
- 《周書·李遠傳》:“古人有言:‘不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
-
184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成語拼音:
-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
- 成語解釋:
- 探:探測;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呂蒙傳》:“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185
變危為安
- 成語拼音:
- biàn wēi wéi ān
- 成語解釋:
- 變危急為平安。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論周琰事乞不坐馮浩狀》:“陛下當此之時變危為安,變亂為治,易于返掌。”
-
186
長安道上
- 成語拼音:
- cháng ān dào shàng
- 成語解釋:
- 長安:古都名,在今陜西西安西北。舊喻名利場所。
- 成語出處:
- 五代·無名氏《賀圣朝》詞:“長安道上行客,依舊利深名切。”
-
187
撐岸就船
- 成語拼音:
- chēng àn jiù ch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顛倒主從,不合情理。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二一回:“只見說撐船就岸,幾曾有撐岸就船。你不來睬我,老娘倒落得。”
-
188
長安居大不易
- 成語拼音:
- cháng ān jū dà bù yì
- 成語解釋:
-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 成語出處:
- 唐·張固《幽閑鼓吹》:“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
189
長安棋局
- 成語拼音:
- cháng ān qí j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動蕩不定的政局。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秋興》詩之四:“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
190
長安少年
- 成語拼音:
- cháng ān shào nián
- 成語解釋:
- 舊指都城里豪奢輕狂的貴家子弟。
- 成語出處:
- 明 宋濂《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風之前,冀長安少年,為之一顧。”
-
191
處安思危
- 成語拼音:
- chǔ ān sī wēi
- 成語解釋:
- 處:居于;思:想,考慮。處在平安的環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
- 成語出處:
-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皇復》:“居高念下,處安思危,照臨有度,紀律無虧。”
-
192
除暴安良
- 成語拼音:
- chú bào ān liáng
- 成語解釋:
- 暴:暴徒;泛指給人民帶來危害的人;安:安順、安撫;良:善良的人;良民。除掉為非作歹的壞人;安撫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0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
193
出榜安民
- 成語拼音:
- chū bǎng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榜:官府告示。張貼告示,安撫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4回:“收軍進高唐州城內,先傳下將令,休得傷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無犯。”
-
194
踧踖不安
- 成語拼音:
- cù jí bù ān
- 成語解釋:
- 恭敬而忐忑不安。
- 成語出處: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8回:“田氏踧踖不安,伸手出被,告罪請診。”
-
195
瞋目案劍
- 成語拼音:
- chēn mù àn jiàn
- 成語解釋:
- 瞋目:瞪大眼睛;案:通“按”,握住。瞪圓雙眼,握著寶劍。形容帶劍者怒目圓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
-
196
床上安床
- 成語拼音:
-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成語出處:
- 南朝 陳 姚最《續畫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煩草。若比方諸父,則床上安床。”
-
197
存亡安危
- 成語拼音:
- cún wáng ān wēi
- 成語解釋:
- 使將要滅亡的保存下來,使極其危險的安定下來。形容在關鍵時刻起了決定作用。
- 成語出處:
- 《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墮,必將于愉殷赤心之所。”
-
198
床下安床
- 成語拼音:
- chuáng xià ān chu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謂之重復。同“床上施床”。
- 成語出處:
-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十九:“[邵雍]平生不為訓解之學,嘗曰:‘經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蓋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
199
長治久安
- 成語拼音:
- cháng zhì jiǔ ān
- 成語解釋:
- 治:太平。國家、社會長期太平安寧。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
200
動蕩不安
- 成語拼音:
- dòng dàng bù ān
- 成語解釋: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蕩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 an成語,an的成語,帶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