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山的成語 (47個)
-
21
氣吞山河
- 成語拼音:
- qì tūn shān hé
- 成語解釋:
- 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 成語出處:
-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
22
窮崖絕谷
- 成語拼音:
- qióng yá jué gǔ
- 成語解釋:
- 高山深谷。形容地形荒僻險惡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序》:“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澤,窮崖絕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詭怪所傳,莫不皆有。”
-
23
梯山棧谷
- 成語拼音:
- tī shān zhàn gǔ
- 成語解釋:
- 謂鑿梯、修棧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險阻。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論》:“梯山棧谷繩行沙度之道,身熱首痛風災鬼難之域,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
-
24
安如泰山
- 成語拼音:
- ān rú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安:安穩;泰山:我國著名的高山;在山東省。像泰山一樣穩固;形容事物十分穩固;不可動搖。
- 成語出處:
- 西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
25
拔山超海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chāo hǎi
- 成語解釋:
-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顧指則風云總至,回眸而山岳削平,雖復旗鼓所臨,有征無戰。”
-
26
拔樹撼山
- 成語拼音:
- bá shù hàn shān
- 成語解釋:
- 拔起大樹,搖動高山。形容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哪吒三變》第四折:“喚雨的注雨如傾,呼風的狂風亂吼,天摧地塌,拔樹撼山。”
-
27
恩重如山
- 成語拼音:
- ēn zhòng rú shān
- 成語解釋:
-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刪定官供職謝啟》:“及瓜以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28
舉鼎拔山
- 成語拼音:
- jǔ dǐng bá shān
- 成語解釋:
- 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 成語出處:
- 明·張四維《雙烈記·虜驕》:“王基霸業今朝定,舉鼎拔山蓋世強。”
-
29
錦繡山河
- 成語拼音:
- jǐn xiù shān hé
- 成語解釋:
-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鮮艷的絲織品一樣。形容美好的國土。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一回:“正是華麗境域,錦繡山河,好不動人歆羨呀!”
-
30
跨山壓海
- 成語拼音:
- kuà shān yā hǎi
- 成語解釋:
- 跨過高山,接近大海。喻勢力擴展。
- 成語出處: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下卷:“黨與既成,則連衡同惡,跨山壓海。”
-
31
名山大川
- 成語拼音:
- míng shān dà chuān
- 成語解釋: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
32
涉海登山
- 成語拼音:
- shè hǎi dēng shān
- 成語解釋:
- 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 成語出處:
- 唐·張說《賀示歷書表》:“奉宣圣旨,內出新撰歷書二十五卷,以示臣等,竊窺深奧,仰觀英華,涉海登山,罔知攸際。”
-
33
日薄西山
- 成語拼音:
- rì bó xī shān
- 成語解釋:
-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于西山。”
-
34
淵停山立
- 成語拼音:
- yuān tíng shān lì
- 成語解釋:
-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 成語出處:
- 清 錢謙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順祥,篤誡明允,淵停山立,不茍訾笑。”
-
35
重山峻嶺
- 成語拼音:
- zhòng shān jùn lǐng
- 成語解釋:
- 連綿起伏的高山。
- 成語出處:
- 《宣和畫譜·趙令穰》:“使周覽江、浙、荊、湘重山峻嶺,江湘溪澗之勝麗,以為筆端之助,則亦不減晉宋流輩。”
-
36
高山低頭,河水讓路
- 成語拼音:
-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民群眾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無窮力量
- 成語出處:
- 鄧拓《英雄的路》:“人們常說的‘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奇跡,在寶成路上真正實現了。”
-
37
巍然挺立
- 成語拼音:
- wēi rán tǐng lì
- 成語解釋:
- 巍然:高大的樣子。比喻像高山一樣聳立,不可動搖
- 成語出處:
- 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濃郁蔥蘢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滿生機。”
-
38
摧山攪海
- 成語拼音:
- cuī shān jiǎo hǎi
- 成語解釋:
- 摧:毀壞;攪:攪動。能摧毀高山攪動大海。形容威力和聲勢很大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齊天大圣》第二折:“到來日戰鼓連天,喊聲振地,猛烈神摧山攪海,連珠炮有似轟雷。”
-
39
氣吞河山
- 成語拼音:
- qì tūn hé shān
- 成語解釋:
- 吞:吞掉。氣勢可以吞沒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稱頌他如何在戰場上橫刀躍馬,氣吞河山,大旗指處,悍賊披靡。”
-
40
地動山搖
- 成語拼音:
- dì dòng shān yáo
- 成語解釋:
- 大地高山劇烈的搖動。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聲音和劇烈的動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論修河第一狀》:“臣恐地動山搖,災禍自此而始。”
* 關于高山的成語 形容高山的成語 描述高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