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隱居的成語 (66個)
-
41
高蹈遠引
- 成語拼音:
- gāo dǎo yuǎn yǐn
- 成語解釋:
- 蹈:踩上;引:避開。指遠離官場,隱居起來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焚書·復焦弱侯》:“況乎以一時之喜怒,以一人之愛憎,而欲視天下高蹈遠引之士,混俗和光之徒,皮毛臭穢之夫,如周丘其人者哉!”
-
42
盥耳山棲
- 成語拼音:
- guàn ěr shān qī
- 成語解釋:
- 盥耳:洗耳朵。比喻隱居不仕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崔骃傳》:“故土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耳而山棲。”
-
43
膏肓泉石
- 成語拼音:
- gāo huāng quán shí
- 成語解釋:
- 膏肓:胸鬲之間,比喻難治的病癥。形容熱愛山林泉水已成為很難改變的癖好,指隱居不愿做官
- 成語出處:
- 明·洪應明《菜根譚》:“無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詩。”
-
44
高臥東山
- 成語拼音:
- gāo wò dōng sh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
- 成語出處:
- 《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
-
45
海懷霞想
- 成語拼音:
- hǎi huái xiá xiǎng
- 成語解釋:
-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懷霞想”謂遠游隱居之思。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
-
46
鷺約鷗盟
- 成語拼音:
- lù yuē ōu méng
- 成語解釋:
- 謂與鷺、鷗相約結盟。比喻隱居者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宋·高觀國《青玉案》詞:“一堤風月,六橋煙水,鷺約鷗盟在。”
-
47
龍蟄蠖屈
- 成語拼音:
- lóng zhé huò qū
- 成語解釋:
- 喻隱居不仕。語本《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48
鷗波萍跡
- 成語拼音:
- ōu bō píng jì
- 成語解釋:
- 萍:浮萍。鷗鳥戲波,浮萍浪跡。比喻隱居者安逸閑適、自由自在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清·王士慎《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鷗波萍跡,足寄此生。”
-
49
披發入山
- 成語拼音:
- pī fā rù shān
- 成語解釋:
- 謂離開俗世而隱居。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綱鑒會纂·后漢紀》:“汝欲取蜀,吾當披發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
50
青門種瓜
- 成語拼音:
- qīng mén zhòng guā
- 成語解釋:
- 在京城東門外種瓜。指隱居不當官
- 成語出處:
- 元·張可久《寨兒令·次韻》:“你見么?我愁他,青門幾年不種瓜。”
-
51
潛身縮首
- 成語拼音:
- qián shēn suō shǒu
- 成語解釋:
- 潛:深藏;首:頭。隱居不出頭露面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2回:“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
-
52
散發抽簪
- 成語拼音:
- sàn fà chōu zān
- 成語解釋:
- 簪:綰頭發的首飾。抽掉簪子,散開頭發。指棄官隱居,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鐘會《遺榮賦》:“散發抽簪,永縱一壑。”
-
53
漱石枕流
- 成語拼音:
- shù shí zhěn liú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隱居生活。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
54
山中宰相
- 成語拼音:
-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 成語解釋:
- 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 成語出處:
- 《南史·陶弘景傳》:“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
55
望峰息心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xī xīn
- 成語解釋:
- 遙望山巒巍峨而塵念隨之平息。多指遁世隱居。亦喻知難而止息。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吳均《與朱元思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56
息交絕游
- 成語拼音:
- xī jiāo jué yóu
- 成語解釋:
- 停止交游活動。指隱居。
- 成語出處:
- 語出晉·陶潛《歸去來辭》:“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
57
向平愿了
- 成語拼音:
- xiàng píng yuàn liǎo
- 成語解釋:
- 向平:東漢人向長,字子平,隱居不仕。愿:心愿。了:完成。比喻子女婚嫁事都已完畢。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向長傳:「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畢, 敕斷家事勿相關, 當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終。」
-
58
漁海樵山
- 成語拼音:
- yú hǎi qiáo shān
- 成語解釋:
- 入海打魚,上山砍柴。借指隱居生活。
- 成語出處:
- 清·方文《留別馬倩若兼訂毗陵之游》詩:“漁海樵山過此生,向平兒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廣西》詩:“愿君早奏升平略,魚海樵山任所之。”
-
59
與世隔絕
- 成語拼音:
- yǔ shì gé jué
- 成語解釋:
- 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常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廢人,與世隔絕,不習跪拜,望陛下優容之。”
-
60
因樹為屋
- 成語拼音:
- yīn shù wéi wū
- 成語解釋:
- 依樹架屋。喻指隱居鄉野。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申屠蟠傳》:“乃絕跡于梁餳之間,因樹為屋,自同傭人。”
* 關于隱居的成語 形容隱居的成語 描述隱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