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門門的成語 (348個)
-
181
侯門如海
- 成語拼音:
- hóu mén rú hǎi
- 成語解釋:
- 侯門:舊指顯貴人家;海:形容深。侯門象大海那樣深邃。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后因地位懸殊而疏遠隔絕。
- 成語出處:
- 唐 崔郊《贈女婢》詩:“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182
衡門深巷
- 成語拼音:
- héng mén shēn xiàng
- 成語解釋:
- 衡門;將木頭橫放作為門,指簡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簡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三折:“閑歲月衡門深巷,淡衣冠博帶寬裘。”
-
183
鴻門宴
- 成語拼音:
- hóng mén yàn
- 成語解釋:
- 鴻門:地名,今陜西臨潼東北。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
-
184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知得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
-
185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
186
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
187
借貸無門
- 成語拼音:
- jiè dài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借貸:借錢。沒有地方借錢。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76回:“迨至資本虧折,借貸無門,流為乞丐,悔之晚矣!”
-
188
角戶分門
- 成語拼音:
- jiǎo hù fēn mén
- 成語解釋:
- 指分立門戶,比喻結黨營私
- 成語出處:
- 《明史 華允誠傳》:“四海漸成土崩瓦解之形,諸臣但有角戶分門之念。”
-
189
假門假事
- 成語拼音:
- jiǎ mén jiǎ shì
- 成語解釋:
- 做得像真的一樣
- 成語出處:
- 曹禺《日出》第二幕:“我的女兒好咬文嚼字,信耶穌,好辦個慈善事業,有點假門假事的。”
-
190
金門繡戶
- 成語拼音:
- jīn mén xiù hù
- 成語解釋:
- 指富貴人家。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1回:“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里,那里認的木頭?”
-
191
監門之養
- 成語拼音:
- jiān mén zhī yǎng
- 成語解釋:
- 監門:守護里門的人;養:衣食用度。守護里門人的微薄生活費用。比喻艱苦節儉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雖監門之服養,不虧于此矣。”
-
192
饑驅叩門
- 成語拼音:
- jī qū kòu mén
- 成語解釋:
- 指為饑餓驅使,叩門求食。
- 成語出處:
- 語出晉 陶潛《乞食》詩:“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
193
拒之門外
- 成語拼音:
- jù zhī mén wài
- 成語解釋:
- 拒:拒絕。把人擋在門外,不讓其進入,形容拒絕協商或共事。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來賈老師念過去的一面交情,還不準備把他拒之門外。”
-
194
開后門
- 成語拼音:
- kāi hòu m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利用職權給予他人某些不應有的方便和利益
- 成語出處: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51回:“這都是開后門的話。”
-
195
開門揖盜
- 成語拼音:
- kāi mén yī dào
- 成語解釋:
- 揖:打拱;表示歡迎。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
196
立木南門
- 成語拼音:
- lì mù nán mén
- 成語解釋:
- 立木:豎木于地上。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 成語出處:
- 《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197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
- 成語拼音:
-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
- 成語解釋:
-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 成語出處:
-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
198
門不停賓
- 成語拼音:
- mén bù tíng bīn
- 成語解釋:
- 賓:賓客。門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渾傳》:“渾撫循羈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
-
199
門不夜關
- 成語拼音:
- mén bù yè gu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社會安寧,風氣良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鄭子產傳》:“子產為相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
-
200
門單戶薄
- 成語拼音:
- mén dān hù bó
- 成語解釋:
- 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 成語出處:
- 克非《春潮急》:“但她自覺門單戶薄,惹不起人家,便忍氣吞聲躲進屋去,把門關了,假裝沒聽見。”
* 關于門門的成語 形容門門的成語 描述門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