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鎧甲的成語 (40個)
-
21
繕甲厲兵
- 成語拼音:
- shàn jiǎ lì bīng
- 成語解釋:
- 繕甲:修理鎧甲;厲:磨礪;兵:武器。指作軍事準備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敝邑恐懼懾伏,繕甲厲兵,飾車騎,習馳射。”
-
22
繕甲治兵
- 成語拼音:
- shàn jiǎ zhì bīng
- 成語解釋:
- 繕甲:修治鎧甲。比喻作軍事準備。亦作“繕甲厲兵”。
- 成語出處:
- 《詩經·鄭風·叔于田序》:“叔處于京,繕甲治兵,以出于田。”
-
23
胸有甲兵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u jiǎ bīng
- 成語解釋:
- 甲兵:鎧甲和兵器,泛指武備。比喻胸懷韜略
- 成語出處:
- 明·沈采《千金記·遇仙》:“才兼文武,慚非伊呂之儔;胸有甲兵,頗讓孫吳之術。”
-
24
曳兵棄甲
- 成語拼音:
- yè bīng qì jiǎ
- 成語解釋:
- 拖著兵器,丟掉鎧甲。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 成語出處:
- 陳毅《過汾河平原》詩:“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棄甲暗投降。”
-
25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 成語拼音:
-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 成語解釋:
-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卷一 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
26
櫜甲束兵
- 成語拼音:
- chǐ jiǎ shù bīng
- 成語解釋:
- 謂脫去鎧甲,收起兵器。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唐·孔潁達疏:“《呂氏春秋》說此事云:‘師行過周,王孫滿曰:過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
-
27
躬擐甲胄
- 成語拼音:
- gōng huàn jiǎ zhòu
- 成語解釋:
- 謂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言長官坐鎮軍中親自指揮。
- 成語出處:
- 《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晉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
28
卷甲倍道
- 成語拼音:
- juǎn jiǎ bèi dào
- 成語解釋:
- 卷起鎧甲,急速前進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軍事》:“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
-
29
解甲歸田
- 成語拼音:
- jiě jiǎ guī tián
- 成語解釋: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解嘲》:“叔孫通起于桴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
-
30
披袍擐甲
- 成語拼音:
- pī páo huàn jiǎ
- 成語解釋:
- 披:穿著;擐:套穿。穿著戰袍,套起鎧甲。形容做起戰斗準備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鞭打單雄信》第三折:“俺元帥遇難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
31
韜戈卷甲
- 成語拼音:
- tāo gē juàn jiǎ
- 成語解釋:
- 收藏起武器鎧甲。指息兵。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陳少游傳》:“韜戈卷甲,佇候指揮。”
-
32
枕戈寢甲
- 成語拼音:
- zhěn gē qǐn jiǎ
- 成語解釋:
- 枕著戈、穿著鎧甲睡。形容經常生活在戰爭之中。
- 成語出處:
- 《晉書 赫連勃勃載記》:“朕無拔亂之才,不能弘濟兆庶,自枕戈寢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遺寇尚熾。”
-
33
負堅執銳
- 成語拼音:
- fù jiān zhí ruì
- 成語解釋:
- 負:以背載物;堅:鎧甲;執:拿著;銳:兵器。穿著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 成語出處: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君等久負堅執銳,衛駕遠征。”
-
34
金革之患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患:災禍。指戰亂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長楊賦》:“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
35
金革之難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nàn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難:災難。指戰亂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宋意傳》:“帝躬服金革之難。”
-
36
金革之世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世:時代。戰亂的年月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庾信《為杞公讓宗師驃騎表》:“當今玉燭調和,既非金革之世。”
-
37
金革之聲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兵器與鎧甲相撞擊的聲音。指戰爭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四方無斗爭金革之聲。”
-
38
披堅執銳
- 成語拼音:
- pī jiān zhí ruì
- 成語解釋:
- 披:穿戴;堅:指鎧甲;執:拿著;銳:指兵器。穿上堅固的鎧甲;拿起鋒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裝或身先士卒之意。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此猶一卒也,不若奔諸侯。”
-
39
衽革枕戈
- 成語拼音:
- rèn gé zhěn gē
- 成語解釋:
- 以鎧甲為席,以兵器為枕。形容戰事頻繁,生活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嚴復《原強》:“當是之時,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蓋幾靡有孑遺,秏矣!”
-
40
執銳披堅
- 成語拼音:
- zhí ruì pī jiān
- 成語解釋:
- 執:拿著;銳:銳利,鋒利,指兵器;堅:指鎧甲,古代軍人護身的戰衣。身穿鎧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執銳披堅領大兵,排兵布陣任非輕,身懷舉鼎拔山力,獨占東吳數百城。”
* 關于鎧甲的成語 形容鎧甲的成語 描述鎧甲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