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配合的成語 (40個)
-
21
里外夾攻
- 成語拼音:
- lǐ wài jiā gōng
- 成語解釋:
- 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 吳越世家》:“乃取其軍號,內外夾攻,號令相應,淮人以為神,遂人敗之。”
-
22
密鑼緊鼓
- 成語拼音:
- mì luó jǐn gǔ
- 成語解釋: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成語出處:
-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鑼緊鼓地查什么陰謀,你走路也得當心呵,要帶眼識人。”
-
23
內外夾攻
- 成語拼音:
- nèi wài jiā gōng
- 成語解釋:
- 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 成語出處:
-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間內外夾攻,方能取勝。”
-
24
內外夾擊
- 成語拼音:
- nèi wài jiā jī
- 成語解釋:
- 夾:從兩方面來的。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臺兒莊正面之敵,經我軍于六日夜開始總攻,內外夾擊……尚據險頑抗,戰況之烈,空前未有。”
-
25
融為一體
- 成語拼音:
- róng wéi yī tǐ
- 成語解釋:
- 融合為整體。比喻幾種事物關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個整體。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體之治,故能出號令,明憲法矣。”
-
26
如左右手
- 成語拼音:
- rú zuǒ yòu shǒu
- 成語解釋:
- 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樣。比喻極得力的助手。也比喻兩者關系極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
27
山鳴谷應
- 成語拼音:
- shān míng gǔ yì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回音響亮;也比喻此鳴彼應;互相配合。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后赤壁賦》:“戛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
28
首尾相應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 成語解釋:
- 應:接應。原指作戰時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應。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
29
天年不齊
- 成語拼音:
- tiān nián bù qí
- 成語解釋:
- 謂命運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運道不好。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張教頭道:‘賢婿,甚么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
-
30
文質彬彬
- 成語拼音:
- wén zhì bīn bīn
- 成語解釋:
- 原義為人的文采和本質都很適宜。后形容言談舉止斯文閑雅。彬彬:配合諧調。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
31
相得益彰
- 成語拼音: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成語解釋:
- 益:更加;彰:明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 成語出處: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
32
相得益章
- 成語拼音: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成語解釋:
- 指互相配合、補充、更能顯出各自的長處。
- 成語出處:
- 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
33
相輔而成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ǔ ér chéng
- 成語解釋:
- 輔:幫助。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進
- 成語出處:
- 清·頤瑣《黃繡球》第七回:“有你的勇猛進取,就不能無我的審慎周詳,這就叫作相輔而成。”
-
34
相輔而行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ǔ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互相協助進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歷書眼序》:“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而后兩者之說始得無蔽。”
-
35
相輔相成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相:互相;輔:幫助;成:促成。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歷書眼序》:“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而后二者之說始得無蔽。”
-
36
一唱一和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yī hè
- 成語解釋:
- 和:應和;附和。跟著別人唱和;比喻雙方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 成語出處:
- 宋 陳叔方《穎川語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應。呼應者一唱一和,律呂相宜以成文也。”
-
37
一倡一和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yī hé
- 成語解釋:
- ①《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謂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謂鳴聲相呼應。
- 成語出處:
- 《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38
一搭一檔
- 成語拼音:
- yī dā yī dàng
- 成語解釋:
- 謂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夏天的晚上》:“兩個朋友一搭一檔的,說了許多挖苦這首歌的話,實際上是挖苦因為這首歌而惹起了傷感的人們。”
-
39
遙相呼應
- 成語拼音:
- yáo xiāng hū yìng
- 成語解釋:
- 遙遠:遠遠地。應:照應。指遠遠地互相照應。配合。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 許友信傳》:“且鄭成功出沒閩、浙,奉其為號,遙相應和,聲勢頗張。”
-
40
遙相應和
- 成語拼音:
- yáo xiāng yìng hè
- 成語解釋:
- 遙:遠。遠遠地互相聯系,互相配合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許友信傳》:“且鄭成功出沒閩、浙,奉其偽號,遙相應和,聲勢頗張。”
* 關于配合的成語 形容配合的成語 描述配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