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遭到的成語 (49個)
-
41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 成語拼音:
- 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 成語解釋: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無名,事故不成’。”
-
42
色衰愛弛
- 成語拼音:
- sè shuāi ài chí
- 成語解釋:
- 色:姿色、容顏;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寵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會遭到遺棄。指男子喜新厭舊。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難》:“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
-
43
身無完膚
- 成語拼音:
- shēn wú wán fū
- 成語解釋:
- ①《三國志 魏書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后以“身無完膚”指被打得遍體鱗傷。②比喻遭到攻擊或破壞后難以自存的局面。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
-
44
象齒焚身
- 成語拼音:
- xiàng chǐ fén shēn
- 成語解釋:
- 焚身:喪生。象因為有珍貴的牙齒而遭到捕殺。比喻人因為有錢財而招禍。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
45
蠅糞點玉
- 成語拼音:
- yíng fèn diǎn y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壞人誣陷好人。
- 成語出處:
- 唐 陳子昂《宴胡楚真禁所》:“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
-
46
一蹶不振
- 成語拼音:
- yī jué bù zhèn
- 成語解釋:
-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到失敗;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說苑 說叢》:“一噎之故,絕谷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
-
47
月缺花殘
- 成語拼音:
- yuè quē huā cán
- 成語解釋:
- 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殘。
- 成語出處:
- 唐 溫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傷歌姬》詩:“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
48
芝焚蕙嘆
- 成語拼音:
- zhī fén huì tàn
- 成語解釋:
- 芝、蕙:同為香草名;焚:燒。芝草被焚,蕙草傷嘆。比喻因同類遭到不幸而悲傷。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嘆逝賦》:“信松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
-
49
直木先伐
- 成語拼音:
- zhí mù xiān fá
- 成語解釋: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成語出處:
- 《莊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關于遭到的成語 形容遭到的成語 描述遭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