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連不連的成語 (119個)

    101

    前言答后語

    成語拼音: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
    成語解釋:
    說得話前后上。多形容思想混亂,能自圓其說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你們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答后語?”
    102

    犬牙相臨

    成語拼音:
    quǎn yá xiāng lín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像犬牙一樣參差齊地相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甚厄塞地利。”
    103

    人來人往

    成語拼音:
    rén lái rén wǎng
    成語解釋:
    人來來往往斷。也形容忙于應酬。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著那些人都照應到,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操點心兒才好。”
    104

    涉海登山

    成語拼音:
    shè hǎi dēng shān
    成語解釋:
    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綿斷。亦作“涉水登山”。
    成語出處:
    唐·張說《賀示歷書表》:“奉宣圣旨,內出新撰歷書二十五卷,以示臣等,竊窺深奧,仰觀英華,涉海登山,罔知攸際。”
    105

    涉水登山

    成語拼音:
    shè shuǐ dēng shān
    成語解釋:
    涉:渡水。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嶺。形容旅途艱辛或行程綿
    成語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一折:“假饒他升天攝地三千界,亦任他涉水登山二百州,趕將去活喇喇牽轉白牛。”
    106

    首尾相繼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前后斷。
    成語出處:
    《魏書·侯淵傳》:“時青州城人饋糧者首尾相繼。”
    107

    三紙無驢

    成語拼音:
    sān zhǐ wú lǘ
    成語解釋:
    形容寫文章廢話篇,得要領。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108

    天保九如

    成語拼音:
    tiān bǎo jiǔ rú
    成語解釋:
    天保:《詩經·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該詩中用了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絕之意。舊時祝壽的話,祝賀福壽綿長。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天保》:“天保定爾,以莫興……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崩。如松柏之茂,無爾或承。”
    109

    滔滔者天下皆是

    成語拼音: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成語解釋:
    滔滔:斷的樣子。洪水彌漫,遍地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良風氣比比皆是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110

    天下滔滔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tāo tāo
    成語解釋:
    滔滔:斷的樣子。洪水彌漫,遍地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良風氣比比皆是
    成語出處:
    《三國志通俗演義·趙子龍磐河大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懸之危。”
    111

    娓娓動聽

    成語拼音:
    wěi wěi dòng tīng
    成語解釋:
    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娓娓:說話倦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黃云鴻《福惠全書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聽。”
    112

    娓娓而談

    成語拼音:
    wěi wěi ér tán
    成語解釋:
    倦地談論著。形容健談。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小說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
    113

    娓娓可聽

    成語拼音:
    wěi wěi kě tīng
    成語解釋:
    娓娓:說話倦的樣子。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曝書亭記·寄禮部韓尚書》:“謹令其叩講席,歸沐之暇,試進而討論,其言頗娓娓可聽。”
    114

    無妄之災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zāi
    成語解釋:
    無妄:意想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
    成語出處: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115

    小學而大遺

    成語拼音:
    xiǎo xué ér dà yí
    成語解釋:
    小:指知句讀;大:指解疑難問題;而:轉折詞,可是;遺:棄。小的方面則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
    成語出處:
    唐·韓愈《師說》:“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116

    迤邐

    成語拼音:
    yǐ lǐ bù jué
    成語解釋:
    迤邐:曲折續的樣子。曲折綿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3卷:“行十余里,忽見幢節幡蓋,迤邐絕。”
    117

    一氣呵成

    成語拼音:
    yī qì hē chéng
    成語解釋:
    呵:呼氣。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間斷地完成。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中》:“若‘風急天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
    118

    一條龍

    成語拼音:
    yī tiáo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物首尾相,排成一條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
    成語出處:
    張平《抉擇》:“據說現在時興的已經是一條龍服務:跳舞、吃飯、桑拿、唱歌、打牌,從下午開始,可以一直玩到凌晨。”
    119

    洋洋灑灑

    成語拼音:
    yáng yáng sǎ sǎ
    成語解釋:
    灑灑:綿斷的樣子。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長或談話綿斷。也形容才思充沛;寫起來很暢快。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 凡例》:“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灑灑文字。”
    * 關于連不連的成語 形容連不連的成語 描述連不連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