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負負的成語 (134個)

    101

    土成墳

    成語拼音:
    fù tǔ chéng fén
    成語解釋:
    背土筑墳。古代認為是一種孝義的行為。
    成語出處:
    《后漢書·醒榮傳》:“會朱普卒,榮奔喪九江,土成墳。”
    102

    圖之托

    成語拼音:
    fù tú zhī tuō
    成語解釋:
    托:委托。承受輔佐幼君的囑托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章傳論》:“周章身非圖之托,德乏萬夫之望。”
    103

    薪救火

    成語拼音:
    fù xīn jiù huǒ
    成語解釋:
    背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成語出處:
    韓非《韓非子 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
    104

    暄之獻

    成語拼音:
    fù xuān zhī xiàn
    成語解釋:
    暄:暖和。指把冬天曬太陽取暖的方法進獻給國君。比喻所獻出的東西并不貴重難得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楊朱篇》:“宋國有田夫……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脰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105

    薪之資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zī
    成語解釋:
    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資:資慧能力。指卑賤者的資質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臣以薪之資,拔于陪隸之中,奉職憲臺,擢授戎校。”
    106

    隅依阻

    成語拼音:
    fù yú yī zǔ
    成語解釋:
    :依仗;隅:同“嵎”,角落或山勢彎曲險要之處。憑恃地勢的險阻,進行抵抗或固守
    成語出處:
    漢·馬融《廣成頌》:“隅依阻,莫敢嬰御。”
    107

    債累累

    成語拼音:
    fù zhai lèi lèi
    成語解釋:
    形容債甚多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7回:“卻說譚紹聞債累累……每日索欠填門,少不得典宅賣地,一概徐償。”
    108

    魂不

    成語拼音:
    hún bù fù tǐ
    成語解釋:
    同“魂不附體”。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這里知觀正待進房,又聽得本家門首鑼響……驚得魂不體,掇轉身望外就走。”
    109

    謇諤自

    成語拼音:
    jiǎn è zì fù
    成語解釋:
    謇諤:正直敢言;自:自恃。正直敢言而自許很高
    成語出處:
    《明史·夏言傳》:“性警敏,善屬文。及居言路,謇諤自。”
    110

    盛名

    成語拼音:
    jiǔ fù shèng míng
    成語解釋:
    :承受,承擔,引申為享有。長時期地享有好的名聲。
    成語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鑒賞方面的久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國營公司的,成為國家干部。”
    111

    重任

    成語拼音:
    jiān fù zhòng rèn
    成語解釋:
    擔當重要工作或任務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欒超家和陳小柱,未得飽賞威虎山的美景,肩重任,離開威虎山,直奔神河廟。”
    112

    矜功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ǔ qì
    成語解釋:
    矜:自恃。自以為有功而賭氣。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渾王浚唐彬傳論》:“或矜功氣,或恃勢驕陵,競構南箕,成茲貝錦。”
    113

    矜功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ù shèng
    成語解釋:
    矜:自以為賢能;:抑指,享有。自夸有戰功,以為可以獲取勝利
    成語出處:
    《魏書·崔延伯傳》:“延伯矜功勝,遂唱議先驅。”
    114

    矜智

    成語拼音:
    jīn zhì fù néng
    成語解釋:
    矜:夸耀。夸耀智能和才能。
    成語出處:
    宋 陸九淵《與包顯道書》:“此理茍明,則矜智能之人,皆將失其窟宅。”
    115

    憑山

    成語拼音:
    píng shān fù hǎi
    成語解釋:
    憑:依靠;:背倚。依憑山巒,背倚大海。形容十分優越的地理條件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憑山海,東南都會,富庶之邦。”
    116

    棄甲

    成語拼音:
    qì jiǎ fù nǔ
    成語解釋:
    丟棄鎧甲,背起弓弩。形容戰敗。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初見秦》:“乃復悉士卒以攻邯鄲,不能拔也,棄甲弩,戰竦而卻,天下固已量秦力二矣。”
    117

    忍辱

    成語拼音:
    rěn rǔ fù zhòng
    成語解釋:
    忍受恥辱;承當重任。指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重故也。”
    118

    使蚊

    成語拼音:
    shǐ wén fù shān
    成語解釋:
    使:派,令;: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勝任。
    成語出處:
    《莊子·應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山也。”
    119

    虛名

    成語拼音:
    tú fù xū míng
    成語解釋:
    見“徒有虛名”。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我知道趙伯韜肯放款子,就可惜我這‘紅頭火柴’徒虛名,和這位財神爺竟沒有半面之交!”
    120

    忘恩

    成語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成語解釋: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反而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恩:恩惠;:違背;義:情義。
    成語出處: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他怎生忘恩義?你雪堆兒里扶起他來那。”
    * 關于負負的成語 形容負負的成語 描述負負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