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說話的成語 (329個)

    181

    金人之箴

    成語拼音:
    jīn rén zhī zhēn
    成語解釋: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 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182

    緘舌閉口

    成語拼音:
    jiān shé bì kǒu
    成語解釋:
    緘舌:閉著嘴。閉著嘴不
    成語出處:
    元·亢文苑《一枝花·為玉葉兒作》:“看別人眼鋪眉,笑自己的緘舌閉口。”
    183

    結舌杜口

    成語拼音:
    jié shé dù kǒu
    成語解釋: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子,動彈不得。杜:堵塞。保持緘默,閉口不言。形容因恐懼而不敢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
    184

    嬌聲嬌氣

    成語拼音:
    jiāo shēng jiāo qì
    成語解釋:
    形容嬌滴滴的聲氣
    成語出處:
    魯迅《熱風 隨感錄二十五》:“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的在街上轉,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里轉。”
    185

    尖酸克薄

    成語拼音:
    jiān suān kè bó
    成語解釋:
    帶刺傷人,待人冷酷無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5回:“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們尖酸克薄。”
    186

    交頭接耳

    成語拼音:
    jiāo tóu jiē ěr
    成語解釋:
    交頭:頭挨著頭;接耳:嘴挨著耳朵。頭挨著頭;嘴對著耳朵。指湊在一起低聲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大小三軍,聽吾將令,甲馬不許馳驟,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187

    倔頭倔腦

    成語拼音:
    juè tóu juè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行動生硬的樣子。多指不講方式、直來直去的樣子。
    成語出處:
    188

    疾言遽色

    成語拼音:
    jí yán jù sè
    成語解釋:
    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怒時的神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劉寬傳》:“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189

    疾言厲氣

    成語拼音:
    jí yán lì qì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發怒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成語出處:
    明 宋濂《元故秘書少監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禮,寡言峻行,未嘗有矜大之色,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
    190

    疾言厲色

    成語拼音:
    jí yán lì sè
    成語解釋:
    疾:急速;厲:嚴厲。急躁;臉色嚴厲。常用來形容人發怒時的表情態度。
    成語出處:
    元 劉壎《隱居通議 文章四》:“平居于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嘗疾言厲色。”
    191

    疾言怒色

    成語拼音:
    jí yán nù sè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發怒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成語出處:
    清 戴名世《張驗封傳》:“為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嘗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與校。”
    192

    謹言慎行

    成語拼音:
    jǐn yán shèn xíng
    成語解釋:
    謹:小心;慎:謹慎。小心謹慎地、做事。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緇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
    193

    金針見血

    成語拼音:
    jīn zhēn jiàn xuè
    成語解釋:
    猶言一針見血。比喻簡短,切中要害。
    成語出處:
    明·劉宗周《書高先生帖后》:“往歲嘗遺余書曰:‘吾輩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針見血語。”
    194

    句斟字酌

    成語拼音:
    jù zhēn zì zhuó
    成語解釋:
    指寫文章或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一卷:“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195

    刻薄寡思

    成語拼音:
    kè bó guǎ sī
    成語解釋:
    (待人、)冷酷無情;不厚道。寡:少。
    成語出處:
    馮至《朱自清先生》:“黨同伐異,刻薄寡思在朱先生寫的文字里是讀不到的。”
    196

    口不擇言

    成語拼音:
    kǒu bù zé yán
    成語解釋:
    指情急時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隨便
    成語出處:
    《北史 魏艾陵伯子華傳》:“性甚褊急,當其急也,口不擇言,手自捶擊。”
    197

    口齒伶俐

    成語拼音:
    kǒu chǐ líng lì
    成語解釋:
    口齒:、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一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
    198

    口含天憲

    成語拼音:
    kǒu hán tiān xiàn
    成語解釋:
    天憲:指朝廷法令。比喻就是法律,可以決定人的生死。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宦者傳論》:“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廷永巷之職。”
    199

    夸夸而談

    成語拼音:
    kuā kuā ér tán
    成語解釋:
    形容浮夸不切實際。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在內咶咶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同坐下。”
    200

    侃侃而言

    成語拼音:
    kǎn kǎn ér yán
    成語解釋:
    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
    成語出處:
    《論語 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 關于說話的成語 形容說話的成語 描述說話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