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的成語 (7個)
-
1
大有文章
- 成語拼音:
- dà yǒu wén zhāng
- 成語解釋:
- 指話語、文章、或已表露的現象之中;很有令人難以捉摸的意思或別的情況。
- 成語出處:
- 清 無名氏《三俠五義》:“艾虎聽了,暗暗思忖道:‘這話語之中大有文章。’”
-
2
以心傳心
- 成語拼音:
- yǐ xīn chuán xīn
- 成語解釋:
- 佛教禪宗用語。指離開語文文字而以慧心相傳授。
- 成語出處: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
3
口誅筆伐
- 成語拼音:
- kǒu zhū bǐ fá
- 成語解釋:
- 口:指言語;誅:責罰;筆:指文字。伐:征討。用言語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成語出處:
- 明 汪廷訥《三祝記 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
-
4
意在言外
- 成語拼音:
- yì zài yán wài
- 成語解釋:
- 其意在言語、文辭之外。指語意含蓄;讓人自己體會其真正用意。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溫公續詩話》:“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
-
5
硬語盤空
- 成語拼音:
- yìng yǔ pán kōng
- 成語解釋:
- 硬:遒勁有力的語句;盤:盤旋。遒勁有力的語文盤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氣勢雄偉,矯健有力。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
6
花言巧語
- 成語拼音:
- huā yán qiǎo yǔ
- 成語解釋: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7
語不驚人
- 成語拼音:
- yǔ bù jīng rèn
- 成語解釋: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 關于語文的成語 形容語文的成語 描述語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