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言言的成語 (698個)

    661

    虛美

    成語拼音:
    yì yán xū měi
    成語解釋:
    過甚其辭、不符合實際地稱美。
    成語出處:
    清·方苞《書周頌清廟詩后》:“古人事君親要于誠信,不敢溢虛美,以滋天下后世之口實也。”
    662

    中的

    成語拼音:
    yī yán zhōng de
    成語解釋: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成語出處:
    《中國現在記》第一回:“你做折子須要在此等地方著想,保管你一中的,上頭不能不準。”
    663

    猶在耳

    成語拼音:
    yán yóu zài ěr
    成語解釋:
    話音還在耳邊回響。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七年》:“今君雖終,猶在耳。”
    664

    之不盡

    成語拼音:
    yán zhī bù jìn
    成語解釋:
    說也說不完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欲說交頤兩行,之不盡,他們親自到門墻。”
    665

    之不預

    成語拼音:
    yán zhī bù yù
    成語解釋:
    沒有預先說明。
    成語出處: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七:“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衷心勸告,‘勿謂之不預也’。”
    666

    之不渝

    成語拼音:
    yán zhī bù yú
    成語解釋:
    渝:改變,違背。說出的話不改變,即說到做到
    成語出處:
    晉·陸機《遂志賦》:“任窮達以逝止,亦進仕而退耕;庶斯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
    667

    之成理

    成語拼音:
    yán zhī chéng lǐ
    成語解釋:
    之:代詞;指所說的事。講話講得合乎道理。也作“之有理”。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668

    之過甚

    成語拼音:
    yán zhī guò shèn
    成語解釋:
    話說得太過頭了。
    成語出處:
    茅盾《追求》四:“自然外邊人是之過甚。但是,空穴來風,仲翁,你也是太登多了。以后總得注意。”
    669

    重九鼎

    成語拼音:
    yán zhòng jiǔ dǐng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成語出處:
    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五:“昔之所以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位,故其一之出,則九鼎不足為重。”
    670

    者無意,聽者有心

    成語拼音:
    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
    成語解釋:
    說話的人不是有心的,聽話的人卻認真計較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句話正觸著阿珠的‘隱痛’,要想保持平靜也不可能了。”
    671

    之有故

    成語拼音:
    yán zhī yǒu gù
    成語解釋:
    所說的話有根據。
    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其之有故,其持之成理,上傅會乎經義,使人主中其臘毒而不自知,君子所深惡也。”
    672

    之有據

    成語拼音:
    yán zhī yǒu jù
    成語解釋:
    說話和寫文章有充分的證據或事實根據
    成語出處:
    673

    之有序

    成語拼音:
    yán zhī yǒu xù
    成語解釋:
    說話和寫文章很有條理。
    成語出處:
    《周易 艮》:“有序,悔亡。”
    674

    之鑿鑿

    成語拼音:
    yán zhī zuò zuò
    成語解釋:
    鑿鑿:確實。話說得非常確實。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宋儒據理談天,自謂窮造化陰陽之本,于日月五星,之鑿鑿,如指諸掌。”
    675

    者諄諄,聽者藐藐

    成語拼音:
    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成語解釋: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676

    之諄諄,聽之藐藐

    成語拼音:
    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
    成語解釋:
    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677

    著書立

    成語拼音:
    zhù shū lì yán
    成語解釋: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童心說》:“夫學者既以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書立以障學人為耶?”
    678

    載笑載

    成語拼音:
    zài xiào zài yán
    成語解釋:
    邊笑邊說話。
    成語出處:
    漢·楊修《節游賦》:“于是迂回詳觀,目周一倦,御于方舟,載笑載。”
    679

    不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bù huì
    成語解釋:
    直率地講話;毫不隱諱(諱:忌諱;隱諱)。
    成語出處:
    《晉書 劉波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無諱。”
    680

    嘖有煩

    成語拼音:
    zé yǒu fán yán
    成語解釋:
    議論紛紛;有不少抱怨責備的話。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定公四年》:“會同難,嘖有煩,莫之治也。”
    * 關于言言的成語 形容言言的成語 描述言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