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見識的成語 (123個)

    61

    井中視星

    成語拼音:
    jǐng zhōng shì xīng
    成語解釋:
    從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淺,狹隘。
    成語出處:
    《尸子·廣釋》:“因井中視星,所不過數星。”
    62

    款啟寡聞

    成語拼音:
    kuǎn qǐ guǎ wén
    成語解釋:
    款啟:狹小。形容學問淺、聞寡陋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63

    目光如炬

    成語拼音:
    mù guāng rú jù
    成語解釋:
    目光發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遠大。
    成語出處:
    《南史 檀道濟傳》:“道濟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
    64

    以管窺豹

    成語拼音:
    yǐ guǎn kuī bào
    成語解釋:
    用竹管看豹,只能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狹隘,短淺。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一斑。”
    成語出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一斑。”
    65

    用管窺天

    成語拼音:
    yòng guǎn kuī tiān
    成語解釋:
    從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狹窄,短淺。
    成語出處:
    《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猶以管窺天,詎知天之闊狹。”
    66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成語拼音:
    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智:智慧,。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0回:“俗語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該來支問著我了!”
    67

    白面儒冠

    成語拼音:
    bái miàn rú guān
    成語解釋: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四:“白面儒冠已問津,生涯只羨五侯賓。蕭蕭黃葉空村畔,可有攤書閉戶人?”
    68

    白面儒生

    成語拼音:
    bái miàn rú shēng
    成語解釋: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溫詳之徒,皆白面儒生,烏合為群,徒恃長河以自固;若大軍濟河,必望旗震壞,不待戰也。”
    69

    白面書郎

    成語拼音:
    bái miàn shū láng
    成語解釋: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重過秘書舊房因題長句》:“昔為白面書郎去,今作蒼顏贊善來。”
    70

    村姑田婦

    成語拼音:
    cūn gū tián fù
    成語解釋:
    農村少女與種田的婦人。指鄉下不多的女人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九回:“來你這地方,甚么村姑田婦,冤他拐帶!”
    71

    聰明睿達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ruì dá
    成語解釋:
    聰明:聰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強,卓越
    成語出處:
    72

    聰明睿知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ruì zhī
    成語解釋:
    聰明:聰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強,卓越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73

    吃一塹,長一智

    成語拼音: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塹:壕溝,比喻困難、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長一分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 與薛尚謙書》:“經一蹶者長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后日之得。”
    74

    尺澤之鯢

    成語拼音:
    chǐ zé zhī ní
    成語解釋:
    比喻短淺的人。
    成語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75

    斗筲穿窬

    成語拼音:
    dòu shāo chuān yú
    成語解釋:
    筲:竹器,容十二升。斗筲:喻人氣度狹小,淺陋。穿:穿墻。窬:翻墻。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76

    斗筲小器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xiǎo qì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短淺
    成語出處:
    《宋書·沈攸之傳》:“況乎行陳凡才,斗筲小器,而懷問鼎之志,敢構無君之逆哉?”
    77

    斗筲小人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xiǎo rén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短淺
    成語出處:
    《剪燈余話·秋夕訪琵琶亭記》:“委任臣僚,非才者眾,如陳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鈞軸,握兵符。”
    78

    斗筲之輩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bè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短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輩,貪功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虧損,今夜必來掩襲大寨,不可不備。”
    79

    斗筲之才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短淺
    成語出處:
    宋·蘇軾《商鞅論》:“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無足言者。”
    80

    斗筲之材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短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永斗筲之材,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 關于見識的成語 形容見識的成語 描述見識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