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動的成語 (149個)

    101

    花遮柳掩

    成語拼音:
    huā zhē liǔ yǎn
    成語解釋:
    比喻或說話躲躲閃閃,不實在。亦作“花遮柳隱”。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竊符記·如姬竊符》:“花遮柳掩防人至,覓常山寶符。”
    102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成語拼音:
    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e màn láng zhōng
    成語解釋: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成語出處:
    《晚清文學叢鈔·瞎編奇聞》第五回:“這真是急驚風撞著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103

    劍及屨及

    成語拼音:
    jiàn jí jù jí
    成語解釋:
    形容堅決迅速。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劍及于寢門之外,車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104

    汲汲忙忙

    成語拼音:
    ji ji mang mang
    成語解釋:
    急迫或事情繁忙。
    成語出處:
    105

    見可而進

    成語拼音:
    jiàn kě ér jìn
    成語解釋:
    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后指有把握就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106

    倔頭倔腦

    成語拼音:
    juè tóu juè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生硬的樣子。多指說話不講方式、直來直去的樣子。
    成語出處:
    107

    靜言庸違

    成語拼音:
    jìng yán yōng wéi
    成語解釋:
    語言善巧而乖違。猶言口是非。
    成語出處:
    《尚書·堯典》:“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108

    捷足先得

    成語拼音:
    jié zú xiān dé
    成語解釋:
    捷:快;敏捷;足:腳步。跑得快先得到。指敏捷的人先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迎駕》:“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后。”
    109

    箭在弦上

    成語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成語解釋: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況緊急;采取某種已成為必然之勢。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110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成語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語解釋:
    箭:弓箭;弦:弓上用以發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發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的時候
    成語出處:
    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111

    靖譖庸回

    成語拼音:
    jìng zèn yōng huí
    成語解釋:
    語言善巧而乖違。猶口是非。同“靖言庸回”。
    成語出處:
    《左傳 文公十八年》:“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杜預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
    112

    開弓不放箭

    成語拼音:
    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故意做出一種要的姿態。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事還是竟弄破了好,還是‘開弓不放箭’,大家弄幾個錢有益?”
    113

    窺間伺隙

    成語拼音:
    kuī jiàn sì xì
    成語解釋:
    窺:暗中觀察;伺:守候,等待機會。暗中觀察,準備伺機采取
    成語出處:
    漢 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秦)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間伺隙,既并海內之后,以威力為至道,以權詐為要術。”
    114

    空談快意

    成語拼音:
    kōng tán kuài yì
    成語解釋:
    快意:使內心感到痛快。信口開河地高談闊論,卻不付諸,只是為了口頭痛快。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或者只是空談快意,并不準備真正去做。”
    115

    狼狽為奸

    成語拼音:
    láng bèi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狼狽:傳說狽是與狼同類的野獸;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狼和狽常一起出外傷害牲畜。奸:做壞事。比喻壞人互相勾結一起干壞事。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癡男鴛鴦并命。”
    116

    來而不往非禮也

    成語拼音:
    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
    成語解釋:
    表示對別人施加于自己的將作出反應。
    成語出處:
    《禮記·曲禮上》:“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117

    魯莽滅裂

    成語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成語解釋:
    形容粗魯莽撞,做事草率,不負責任。
    成語出處:
    《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118

    流星趕月

    成語拼音:
    liú xīng gǎn yuè
    成語解釋:
    象流星追趕月亮一樣。形容迅速。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 漢史上》:“自投軍后,時通運泰,武藝過人,走馬似逐電追風,放箭若流星趕月。”
    119

    年老龍鐘

    成語拼音:
    nián lǎo lóng zhōng
    成語解釋:
    龍鐘: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不靈便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鬼作筵》:“爾母年老龍鐘,不能料理中饋。”
    120

    年邁龍鐘

    成語拼音:
    nián mài lóng zhōng
    成語解釋:
    龍鐘: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不靈便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著我的名字,說我蘧佑年邁龍鐘,不能親自再來拜謁墓道了。”
    * 關于行動的成語 形容行動的成語 描述行動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