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虎虎的成語 (349個)

    221

    燕頷

    成語拼音:
    yàn hàn hǔ jǐng
    成語解釋:
    頷:下巴頦。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
    222

    拒狼

    成語拼音:
    yǐn hǔ jù láng
    成語解釋:
    亦作“引狼拒”。比喻引進另一種惡勢力來抗拒原來的惡勢力,其禍患將更甚。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猛回頭》:“斷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拒狼大下策,勸列位萬萬莫做。”
    223

    入室

    成語拼音:
    yǐn hǔ rù shì
    成語解釋:
    猶言引狼入室。
    成語出處:
    清·夏燮《中西紀事·外夷助剿》:“是不但引入室,并且為添翼。”
    224

    傷身

    成語拼音:
    yǎng hǔ shāng shēn
    成語解釋:
    飼養老,自傷其身。比喻縱敵留患。
    成語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入關》:“大王,你只宜乘早擊之,若遲便有養傷身之害矣。”
    225

    自衛

    成語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成語解釋:
    引:招引。引來老,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自衛者也!’”
    226

    自遺患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自遺患’也。”
    227

    自貽災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zāi
    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同“養自遺患”。
    成語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自貽災。”
    228

    魚魯帝

    成語拼音:
    yú lǔ dì hǔ
    成語解釋:
    謂將魚誤寫作魯,帝誤寫作。泛指文字錯訛。
    成語出處:
    清·金桌《〈南海百詠〉跋》:“余家向有鈔本,承訛踵謬,不無魚魯帝之失,恨不能一一訂正之。”
    229

    鷹瞵

    成語拼音:
    yīng lín hǔ shì
    成語解釋:
    像鷹和一樣兇狠貪婪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私德》二:“俄羅斯政府,以鷹瞵視之勢,震懾五陸,而其人民稱罪惡之府,黑暗無復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亞亡國論》,窮形盡相。)亦生計沈窘之影響也。”
    230

    一山不藏二

    成語拼音: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成語解釋: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點一山不藏二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
    231

    鷹揚

    成語拼音: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語解釋:
    象鷹那樣飛翔,如一般雄視。形容十分威武。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周易·頤》:“視耽耽,其欲逐逐。”三國魏·應璩《與侍郎曹長思書》:“王肅以宿德顯授,何曾以后進見拔,皆鷹揚視,有萬里之望。”
    232

    出柙

    成語拼音:
    zòng hǔ chū xiá
    成語解釋:
    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
    成語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遼王托克托,乘國有隙,誅屠骨肉……如令歸藩,臂之縱出柙。”
    233

    擒蛟

    成語拼音:
    zhuō hǔ qín jiāo
    成語解釋:
    蛟:蛟龍。能上山捉老,下海擒蛟龍。比喻本領大。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擒蛟真壯士,好漢聲名播四方。”
    234

    吃食

    成語拼音:
    bāng hǔ chī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4回:“先著了幾個賴皮幫吃食的生員,在文廟行香的時節,出力講了一講。”
    235

    伴君如伴

    成語拼音:
    bàn jūn rú bàn hǔ
    成語解釋:
    陪伴君王像陪伴老一樣,隨時有殺身之禍。指大人物喜怒無常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刻刻要當心。”
    236

    肆虐

    成語拼音:
    chái hǔ sì nüè
    成語解釋:
    豺、:兩種兇殘的野獸。比喻壞人像兇殘的野獸般橫行不法。
    成語出處:
    漢·張衡《南都賦》:“帝亂其政,豺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237

    除狼得

    成語拼音:
    chú láng dé hǔ
    成語解釋:
    比喻除去一害又來一害。
    成語出處:
    《金史·陳規傳》:“近雖遺官謙察,治其奸濫,易其疲軟,然代者亦非選擇,所謂除狼得也。”
    238

    豺狼

    成語拼音:
    chái láng hǔ bào
    成語解釋: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猛獸。也比喻兇殘的惡人。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八回:“實在可怕的是豺狼豹。天晚了,倘若出來個把,我們就壞了。
    239

    鴟目

    成語拼音:
    chī mù hǔ wěn
    成語解釋:
    鴟:鷂鷹,一種猛禽;吻:嘴唇邊。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中》:“莽所謂鴟目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
    240

    鴟視

    成語拼音:
    chī shì hǔ gù
    成語解釋:
    見“鴟視狼顧”。
    成語出處:
    《淮南子·精神訓》:“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納新,鳧浴猿躩,熊經鳥伸,鴟視顧,是養形之人也,不以滑心。”
    * 關于虎虎的成語 形容虎虎的成語 描述虎虎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