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落落的成語 (205個)
-
141
零落山丘
- 成語拼音:
- líng luò shān qiū
- 成語解釋: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
142
磊落颯爽
- 成語拼音:
- lěi luò sà shu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豪邁開朗。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袁崇煥傳》第七節:“不然,以磊落颯爽之袁督師,而何以自危至是。”
-
143
流落他鄉
- 成語拼音:
- liú luò tā xiāng
- 成語解釋:
- 他鄉:不是自己的故鄉;外地。被迫離開家鄉;漂泊在外地。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舍父逃走,流落他鄉,撞東磕西,苦哉,阿彌陀佛。”
-
144
落水狗
- 成語拼音:
- luò shuǐ gǒu
- 成語解釋:
- 掉在水里的狗,比喻失勢的壞人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國最多的卻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
145
落湯雞
- 成語拼音:
- luò tāng jī
- 成語解釋:
- 掉進水里的雞。形容人渾身水淋淋的狼狽相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那老嫗聞言,好像落湯雞一般,口不能言。”
-
146
落湯螃蟹
- 成語拼音:
- luò tāng páng xiè
- 成語解釋:
- 湯:熱水。如同落在熱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腳亂的狼狽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九:“一似落湯螃蟹,手腳忙亂。”
-
147
落雁沉魚
- 成語拼音:
- luò yàn chén yú
- 成語解釋:
- 雁見了飛落地面,魚見了潛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
-
148
落月屋梁
- 成語拼音:
- luò yuè wū li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對朋友的懷念。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149
落紙如飛
- 成語拼音:
- luò zhǐ rú fēi
- 成語解釋:
- 形容寫字迅捷
- 成語出處:
- 唐·劉肅《大唐新語》:“詞理縱橫,文筆燦爛,手不停綴,落紙如飛。”
-
150
毛羽零落
- 成語拼音:
- máo yǔ líng luò
- 成語解釋:
- 比喻失去了幫手或親近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外失輔車唇齒之援,內有毛羽零落之漸。”
-
151
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
- 成語拼音:
-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
- 成語解釋:
- 泥塑的泥菩薩在水中會被浸壞。比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顧不上幫助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還保得別人?”
-
152
鳥啼花落
- 成語拼音:
- niǎo tí huā l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凄涼的情景。
- 成語出處:
- 明·汪廷訥《種玉記·促晤》:“惜鸞帷,孤玉絳,幾度凄涼。斷腸的鳥啼花落,滿目心傷。”
-
153
飄樊落溷
- 成語拼音:
- piāo fán luò hùn
- 成語解釋:
- 見“飄籓墜溷”。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海陬冶游附錄》中卷:“凡良家女子,遇風雨之摧殘,而墮煙花之小劫者,隨在皆是,飄樊落溷,狼籍堪悲;逐水沾泥,凄涼何極!”
-
154
掐尖落鈔
- 成語拼音:
- qiā jiān luò chāo
- 成語解釋:
- 乘機會從中撈好處。
- 成語出處:
- 元 武漢臣《老生兒》楔子:“與我一百兩鈔,著我那姐夫張郎與我,他從來有些掐尖落鈔,我數一數……則八十兩鈔。”
-
155
七零八落
- 成語拼音:
- qī líng bā luò
- 成語解釋:
-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 成語出處: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有文禪師》第42卷:“無味之談,七零八落。”
-
156
窮日落月
- 成語拼音:
- qióng rì luò yuè
- 成語解釋:
- 窮:盡。從白天到晚上不間斷
- 成語出處:
- 明·高攀龍《光州學正薛公以身墓志銘》:“研經訂史,未嘗不窮日落月。”
-
157
七上八落
- 成語拼音:
- qī shàng bā l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
-
158
窮途落魄
- 成語拼音:
- qióng tú luò pò
- 成語解釋:
- 落魄:失意的樣子。比喻無路可走,潦倒失意
- 成語出處:
- 清·陳熙晉《臨海集序》:“臨海窮途落魄,幕府草檄,非必出于本心。”
-
159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ér zuò,rì luò ér xī
- 成語解釋:
- 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
-
160
喪魂落魄
- 成語拼音:
- sàng hún luò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管樺《懲罰》:“鬼子山本踉蹌了一下,岔開兩腿,喪魂落魄地瞥了一眼從死尸堆里露出半個臉的川島。”
* 關于落落的成語 形容落落的成語 描述落落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