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耳耳的成語 (242個)
-
141
口耳之學
- 成語拼音:
- kǒu ěr zhī xué
- 成語解釋:
-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 成語出處:
- 荀況《荀子 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
-
142
兩耳塞豆
- 成語拼音:
- liǎng ěr sāi d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成語出處:
-
143
臉紅耳赤
- 成語拼音:
- liǎn hóng ěr c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蕭殷《桃子又熟了》:“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
144
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 成語拼音:
- mù bù rěn jiàn,ěr bù kān wén
- 成語解釋:
- 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成語出處:
- 清·葉燮《原詩·內篇》:“想其時,陳言為之禍,必有出于目不忍見,耳不堪聞者。”
-
145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 成語拼音:
- mù bù rěn shì,ěr bù rěn wén
- 成語解釋:
- 不忍心看,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成語出處:
- 康有為《大同書》乙部:“若將其坑降之跡演以雜劇,累一月描寫之,當無人不惻動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視,耳不忍聞矣。”
-
146
目達耳通
- 成語拼音:
- mù dá ěr tō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 成語出處:
-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策考》:“噽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
147
目睹耳聞
- 成語拼音:
- mù dǔ ěr wén
- 成語解釋:
- 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 唐紀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
148
面紅耳赤
- 成語拼音:
- miàn hóng ěr chì
- 成語解釋:
- 臉和耳朵都紅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動或發怒而臉色漲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
-
149
目見耳聞
- 成語拼音:
- mù jiàn ěr wén
- 成語解釋:
- 親眼看見,親耳聽到。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
150
逆耳之言
- 成語拼音:
- nì ěr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聽起來不舒服的話(多指尖銳、中肯的勸告或批評)。
- 成語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151
傾耳而聽
- 成語拼音:
- qīng ěr ér tīng
- 成語解釋:
- 傾:歪,側著。側著耳朵仔細聽。
- 成語出處:
- 《禮記·孔子閑居》:“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
-
152
傾耳注目
- 成語拼音:
- qīng ěr zhù mù
- 成語解釋:
- 注目: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勢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
153
墻風壁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fēng bì ěr
- 成語解釋:
- 墻透風,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 成語出處:
-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逮捕》:“你想墻風壁耳,萬一傳了出去,說我窩藏徐錫麟的黨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
154
墻有縫,壁有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墻外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容易泄漏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你罵他不打緊,墻有縫,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
155
如風過耳
- 成語拼音:
- rú fē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
156
如雷貫耳
- 成語拼音:
- rú léi guàn ěr
- 成語解釋:
-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
157
舌敝耳聾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ěr lóng
- 成語解釋:
-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秦策一》:“舌敝耳聾,不見成功。”
-
158
搔耳捶胸
- 成語拼音:
- sāo ěr chuí xiōng
- 成語解釋:
- 搔:抓撓。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煩惱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湖佳話·三生石跡》:“心下十分悲咽,便搔耳捶胸,焦躁起來。”
-
159
拭目傾耳
- 成語拼音:
- shì mù qīng ěr
- 成語解釋:
- 拭目:擦了眼睛看;傾耳:側過耳朵聽。形容仔細看聽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
160
挖耳當招
- 成語拼音:
- wā ěr dāng zhāo
- 成語解釋:
- 人家用手挖耳朵,卻以為是在招喚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那吳衙內記掛著賀小姐,一夜臥不安穩。早上賀司戶相邀,正是挖耳當招。”
* 關于耳耳的成語 形容耳耳的成語 描述耳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