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耳耳的成語 (242個)

    201

    聰目明

    成語拼音:
    ěr cōng mù míng
    成語解釋: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成語出處:
    漢 焦贛《易林 臨之需》:“重瞳四乳,聰目明,普為仁表,圣作元輔。”
    202

    目喉舌

    成語拼音:
    ěr mù hóu shé
    成語解釋:
    喉舌:代言人。比喻作為搜集、了解情況和宣傳政策的工具
    成語出處:
    田流《我上的第一堂黨的新聞課》:“報紙是黨的目喉舌,是黨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紐帶。”
    203

    鳴目眩

    成語拼音:
    ěr míng mù xuàn
    成語解釋:
    眩:眩暈。兩作響,兩眼眩暈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8回:“忽覺鳴目眩,支持不住。”
    204

    目一新

    成語拼音:
    ěr mù yī xīn
    成語解釋:
    聽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鮮。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河南王傳》:“齊人愛詠,咸日目更新。”
    205

    目之欲

    成語拼音:
    ěr mù zhī yù
    成語解釋:
    欲:欲望。指聽眼看,滿足于享樂的欲望
    成語出處:
    漢 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務快目之欲,以茍容為度。”
    206

    目昭彰

    成語拼音:
    ěr mù zhāo zhāng
    成語解釋:
    昭彰:十分明顯,人所共見。眾人已聽到和看到,十分明顯。形容被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無法藏匿。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七回:“卻說刑部審問過,見目昭彰,料難隱瞞,十分為過學士不安,只得會同禮臣復奏一本。”
    207

    軟心活

    成語拼音:
    ěr ruǎn xīn huó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實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語言遲慢,軟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208

    順之年

    成語拼音:
    ér shùn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09

    聽心受

    成語拼音:
    ěr tīng xīn shòu
    成語解釋:
    朵聽,并記在心里。
    成語出處:
    210

    聞則誦

    成語拼音:
    ěr wén zé sòng
    成語解釋:
    聽過就能背出來。形容記憶力強。
    成語出處:
    《晉書·苻融載記》:“融聰辯明慧,下筆成章,至于談玄論道,雖道安無以出之。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
    211

    熏目染

    成語拼音:
    ěr xūn mù rǎn
    成語解釋:
    指見聞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覺受影響
    成語出處:
    212

    法不傳六

    成語拼音: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成語解釋:
    指極端秘密,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這話可法不傳六。”
    213

    風吹馬

    成語拼音:
    fēng chuí mǎ ěr
    成語解釋:
    比喻對別人的話無動于衷。
    成語出處:
    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繭巴,他都當成風吹馬。”
    214

    射聲

    成語拼音:
    fù ěr shè shēng
    成語解釋:
    謂傳聞異辭,捕風捉影。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陵谷遷移,忘注蕪沒,郢書燕說,附射聲。”
    215

    肥頭大

    成語拼音:
    féi tóu dà ěr
    成語解釋:
    肥肥的頭;碩大的。形容生活優裕;保養得好。舊時也指人長得福相。今多用于貶義。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看上去有七八歲光景,倒生的肥頭大。”
    216

    賤目

    成語拼音:
    guì ěr jiàn mù
    成語解釋:
    重視傳來的話,輕視親眼看到的現實。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成語出處:
    漢 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而賤目者也。”
    217

    并重

    成語拼音:
    kǒu ěr bìng zhòng
    成語解釋: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
    成語出處:
    魯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給他進了中西折中的學堂,英文又專是‘口并重’的。”
    218

    相傳

    成語拼音:
    kǒu ěr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口說聽地往下傳授
    成語出處: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口相傳,或逮后世。”
    219

    相承

    成語拼音:
    kǒu ěr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謂接受傳聞。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答王仲縉書》:“數年來士大夫不察其實,口相承,猥有所稱引。”
    220

    不同謀

    成語拼音:
    liù ěr bù tóng móu
    成語解釋:
    原意是三個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沒有益處。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六不同謀。且去,來日來。”
    * 關于耳耳的成語 形容耳耳的成語 描述耳耳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