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精神的成語 (262個)
-
221
雖死猶生
- 成語拼音:
- suī sǐ yóu shēng
- 成語解釋:
-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 成語出處:
-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222
颯爽英姿
- 成語拼音:
- sà shuǎng yīng zī
- 成語解釋:
- 颯爽:豪邁矯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態。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煥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黃遵憲《題黃佐廷贈尉遺像》詩:“不將褒鄂畫凌煙,颯爽英姿尚凜然。”
-
223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成語拼音: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 成語出處:
-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224
身心交瘁
- 成語拼音:
- shēn xīng jiāo cuì
- 成語解釋:
- 身體和精神都過度疲勞。
- 成語出處:
- 石三友《金陵野史 譚鑫培的“絕唱”》:“因為身心交瘁的譚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間,與世長辭。”
-
225
萬古長存
- 成語拼音:
- wàn gǔ cháng cún
- 成語解釋:
- 指某種好的精神或品德永遠存在。萬古:千年萬代永遠;存:存在。
- 成語出處:
- 宋 晁補之《次韻蘇門下寄題雪浪石》:“公歸廊廟誰得挽,此石萬古當長存。”
-
226
萬古長春
- 成語拼音:
- wàn gǔ cháng chūn
- 成語解釋:
- 萬古:千年萬代,永遠。永遠像春天一樣,草木翠綠,生機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遠像春天一樣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長存。亦作“萬古長青”、“萬古常青”、“萬古常新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四折:“也論功增封食邑,共皇家萬古長春。”
-
227
萬古長青
- 成語拼音:
- wàn gǔ cháng qīng
- 成語解釋:
- 千秋萬代都像松柏一樣永遠蒼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遠不會消失。萬古:千秋萬代;長青:像松柏那樣永遠蒼翠。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謝金吾》:“也論功增封食邑,共皇家萬古長春。”
-
228
萬古常新
- 成語拼音:
- wàn gǔ cháng xīn
- 成語解釋:
- 萬古:千年萬代。千秋萬代都像松柏一樣永遠蒼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遠不會消失
- 成語出處:
- 徐遲《井岡山記》:“你是一座革命的豐碑,屹立于宇宙間,萬古常新!”
-
229
未老先衰
- 成語拼音:
- wèi lǎo xiān shuāi
- 成語解釋:
- 年紀還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體力負擔過重而導致過早衰老。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嘆發落》詩:“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發先衰。”
-
230
唯心主義
- 成語拼音:
- wéi xīn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物質世界是意識、精神的產物,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哲學觀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禁止人們跟謬誤、丑惡、敵對的東西見面,跟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東西見面。”
-
231
心病還從心上醫
- 成語拼音:
- xīn bìng hái cóng xīn shàng yī
- 成語解釋:
- 心里的憂慮或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
- 成語出處:
- 元·吳昌齡《張天師》:“這的是心病還從心上醫。”
-
232
心病還將心藥醫
- 成語拼音:
- xīn bìng hái jiāng xīn yào yī
- 成語解釋:
- 心里的憂慮或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
- 成語出處:
- 明·周楫《西湖二集·吹鳳簫女誘東墻》:“真心病還將心藥醫也。”
-
233
心病還須心上醫
- 成語拼音:
- xīn bìng hái xū xīn shàng yī
- 成語解釋:
- 心里的憂慮或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自古說得好:‘心病還須心上醫’,眼見得不是盼奴來,醫藥怎得見效。”
-
234
心病還用心藥醫
- 成語拼音:
- xīn bìng hái yòng xīn yào yī
- 成語解釋:
- 心里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才能解決
- 成語出處:
- 清·如蓮居士《薛剛反唐》第86回:“自古道,心病還用心藥醫。怎生設計害了方表,弄他妻子到手。”
-
235
興會淋漓
- 成語拼音:
- xìng huì lín lí
- 成語解釋:
- 興會:興致;淋漓:酣暢,充盛。形容興致很高,精神舒暢。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3回:“這父子興會淋漓,巳牌末脫稿。”
-
236
行眠立盹
- 成語拼音:
- xíng mián lì dǔ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度疲倦無精神。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若做官后,每日價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殺凌煙閣上人。”
-
237
心凝形釋
- 成語拼音:
- xīn níng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精神專注,達到忘形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列子·黃帝》:“心凝形釋,骨肉都融。”
-
238
學如穿井
- 成語拼音:
- xué rú chuān jǐng
- 成語解釋:
- 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學道當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難出。”
-
239
辛壬癸甲
- 成語拼音:
- xīn rén guǐ jiǎ
- 成語解釋:
- 用以指一心為公,置個人利益于不顧的精神。
- 成語出處:
- 典出《書 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孔傳:“[夏禹]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復往治水,不以幺害公。”
-
240
形容憔悴
- 成語拼音:
- xíng róng qiáo cuì
- 成語解釋:
-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體瘦弱,面色枯黃。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夫人見策形容憔悴,泣曰:‘兒失形矣!’”
* 關于精神的成語 形容精神的成語 描述精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