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粗粗的成語 (44個)

    21

    才短氣

    成語拼音:
    cái duǎn qì cū
    成語解釋:
    才:才識;短:短淺;氣:氣質。缺少才干,氣質
    成語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祿山才短氣,當此大鎮,深不能勝任。”
    22

    服亂頭

    成語拼音:
    cū fú luàn tóu
    成語解釋:
    服: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
    23

    具梗概

    成語拼音:
    cū jù gěng gài
    成語解釋:
    略;梗概:大概,大略。略地具有一個大概
    成語出處: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14篇:“惟文筆則遠不逮,詞不達意,具梗概而已。”
    24

    心浮氣

    成語拼音:
    cū xīn fú qì
    成語解釋:
    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
    成語出處:
    宋 陸九淵《祭呂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嘗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25

    制濫造

    成語拼音:
    cū zhì làn zào
    成語解釋:
    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成語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制濫造’。”
    26

    氣壯

    成語拼音:
    dǎn cū qì zhuàng
    成語解釋:
    形容膽大氣盛,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我只從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經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覺得膽氣壯起來。”
    27

    惡衣

    成語拼音:
    è yī cū shí
    成語解釋:
    惡:壞;衣:衣服;食:事物。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成語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高陽王寺》:“崇為尚書令,儀同三司,亦富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儉吝,惡衣食,食常無肉。”
    28

    亂頭

    成語拼音:
    luàn tóu cū fú
    成語解釋:
    頭發蓬亂,衣著隨便。形容不愛修飾。
    成語出處:
    明 王彥泓《個人》詩:“雙臉斷紅初卻坐,亂頭服總傾城。”
    29

    氣壯膽

    成語拼音:
    qì zhuàng dǎn cū
    成語解釋:
    氣勢壯、膽量大。形容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她的那點聰明根本不在何玉鳳之下,況又受了公婆的許多錦囊妙計,此時轉比何玉鳳來的氣壯膽。”
    30

    食淡衣

    成語拼音:
    shí dàn yī cū
    成語解釋:
    吃清淡食物,穿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儉樸
    成語出處:
    宋·蘇軾《與蒲傳正》:“退居之后決不食淡衣,杜門絕客。”
    31

    五大三

    成語拼音:
    wǔ dà sān cū
    成語解釋:
    形容人高大壯,體格魁梧。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猛回頭,身后站著一個五大三的人,仔細一看是大貴。”
    32

    氣浮

    成語拼音:
    xīn cū qì fú
    成語解釋:
    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0回:“畢竟當武官的心氣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沒有。”
    33

    濁醪

    成語拼音:
    zhuó láo cū fàn
    成語解釋:
    濁醪:濁酒。指簡單糙的飲食
    成語出處:
    唐·杜甫《清明二首》詩:“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飯任吾年。”
    34

    風暴雨

    成語拼音:
    cū fēng bào yǔ
    成語解釋:
    指風雨之來勢急驟狂猛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8回:“莫講風暴雨,不能招架,就是小小一陣涼颼,只怕也難支持了。”
    35

    俗之輩

    成語拼音:
    cū sú zhī bèi
    成語解釋:
    指莊稼人或佃農,現指缺乏文化教養、行為、意識野庸俗的人
    成語出處:
    36

    通文墨

    成語拼音:
    cū tōng wén mò
    成語解釋:
    :略微;通:通曉。文墨:指寫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六卷:“有一少年,姓王名臣,長安人氏,略知書史,通文墨。”
    37

    有眉目

    成語拼音:
    cū yǒu méi mù
    成語解釋:
    :大略;眉目:比喻頭緒。剛剛有點頭緒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7回:“辦理有眉目,即回京復命去了。”
    38

    膽大心

    成語拼音:
    dǎn dā xīn cū
    成語解釋:
    做事膽子在,但心。考慮不周全。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撲咚咚階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腳亂,使不得膽大心
    39

    面紅脖子

    成語拼音:
    miàn hóng bó zǐ cū
    成語解釋:
    臉紅脖子變。形容因激動、窘迫、發怒或羞漸而臉色漲紅的樣子
    成語出處:
    高陽《玉座珠簾》:“皇帝面紅脖子地大罵言官沽名釣譽,恭王與醇王自恃長親,渺視皇帝,話越說越多,也越離譜了。”
    40

    挾細

    成語拼音:
    ná cū xié xì
    成語解釋:
    比喻惹事生非;挑剔冒犯
    成語出處:
    元 鄭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挾細踏狗尾的但風聞,這東西一半兒停將一半兒分。”
    * 關于粗粗的成語 形容粗粗的成語 描述粗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