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社會的成語 (218個)

    101

    加官進祿

    成語拼音:
    jiā guān jìn lù
    成語解釋:
    祿:俸祿;舊稱官吏的薪水。提升官職;增加俸祿。
    成語出處:
    《金史 后妃傳下 章宗元妃李氏》:“向外飛則四國來朝,向里飛則加官進祿。”
    102

    九流人物

    成語拼音:
    jiǔ liú rén wù
    成語解釋:
    上的各種人物。
    成語出處:
    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爐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103

    九流三教

    成語拼音:
    jiǔ liú sān jiào
    成語解釋:
    泛指宗教、學術中各種流派。也指上各行各業的人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須要九流三教皆通,八萬四千傍門盡曉。”
    104

    九烈三貞

    成語拼音:
    jiǔ liè sān zhēn
    成語解釋:
    貞:貞操;烈:節烈。封建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來是九烈三貞賢達婦,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
    105

    結繩而治

    成語拼音:
    jié shé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106

    糠菜半年糧

    成語拼音: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
    成語解釋: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劉江《太行風云》:“總是個糠菜半年糧哇,今年可要早動手,多按上兩甕豆葉菜。”
    107

    苛捐雜稅

    成語拼音:
    kē juān zá shuì
    成語解釋:
    苛:苛細、繁重;雜:多種多樣的。指舊反動統治者壓榨勞動人民而強行征收的苛細繁重的捐稅。
    成語出處:
    郭沫若《天地玄黃 拙劣的犯罪》:“在整個經濟危機之下,在嚴重的苛捐雜稅之下,在卑劣的利誘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購買力減低了。”
    108

    慷慨輸將

    成語拼音:
    kāng kǎi shū jiāng
    成語解釋:
    毫不吝嗇地捐獻財物幫助人。多用在對對群眾。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晁錯傳》:“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實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輸將之費益寡。”
    109

    匡時濟俗

    成語拼音:
    kuāng shí jì sú
    成語解釋:
    匡:糾正;濟:救助。拯救時局和風氣,使之歸于正道。
    成語出處:
    唐 元稹《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漢征極諫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
    110

    匡俗濟時

    成語拼音:
    kuāng sú jì shí
    成語解釋:
    匡:糾正;濟:救助。拯救時局和風氣,使之歸于正道。
    成語出處:
    《宋書 明帝紀》:“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謀直獻,匡俗濟時,咸切事陳奏,無或依隱。”
    111

    狂濤駭浪

    成語拼音:
    kuáng tāo hài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劇烈的運動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近代第一女杰羅蘭夫人傳》:“其立于城上之羅蘭夫人及狄郎的士黨,遂不得不為狂濤駭浪之所淘盡矣。”
    112

    狂濤巨浪

    成語拼音:
    kuáng tāo jù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劇烈的運動。同“狂濤駭浪”。
    成語出處:
    巴金《廢園外 長夜》“先前那里面有的是狂濤巨浪,現在卻是一陣炙骨熬心的烈火。”
    113

    路不拾遺

    成語拼音:
    lù bù shí yí
    成語解釋: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風氣好。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
    114

    老而不死

    成語拼音:
    lǎo ér bù sǐ
    成語解釋:
    本是孫子罵舊友原壤年老無德可稱術的話,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國家或拖累后輩。
    成語出處:
    《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115

    禮廢樂崩

    成語拼音:
    lǐ fèi yuè bēng
    成語解釋:
    禮: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綱紀混亂,動蕩不寧
    成語出處:
    漢·公孫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116

    禮壞樂崩

    成語拼音:
    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語解釋:
    古代制禮,把它當作道德、行為的規范;把制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范。形容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成語出處:
    《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117

    禮壞樂缺

    成語拼音:
    lǐ huài yuè quē
    成語解釋:
    禮: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梁書·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準。”
    118

    立身處世

    成語拼音:
    lì shēn chǔ shì
    成語解釋:
    立身:在上立腳;處世:在上與人相處交往。在上自立;與世人交往相處。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際等活動。
    成語出處:
    晉 無名氏《沙彌十戒法并威儀序》:“夫乾坤覆載,以人為貴,立身處世,以禮儀為本。”
    119

    立身揚名

    成語拼音:
    lì shēn yáng míng
    成語解釋:
    立身:使自己在上有相當地位;揚:傳布。使自己立足于,名聲遠揚。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潛精墳籍,立身揚名。”
    120

    禮樂崩壞

    成語拼音:
    lǐ yuè bēng huài
    成語解釋:
    禮: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宋·陸游《書郭崇韜傳后》:“莊宗雖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亂,禮樂崩壞之際,然顧典禮人情,亦難其事。”
    * 關于社會的成語 形容社會的成語 描述社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