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禮節的成語 (40個)
-
21
三跪九叩
- 成語拼音:
- sān guì jiǔ kòu
- 成語解釋:
- 最敬重的禮節。叩:磕頭。
- 成語出處:
- 清 昭槤《嘯亭雜錄 內務府定制》:“福晉父率闔族謝恩,行三跪九叩禮。”
-
22
先禮后兵
- 成語拼音:
- xiān lǐ hòu bīng
- 成語解釋:
-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
23
晨參暮省
- 成語拼音:
- chén cān mù shěng
- 成語解釋:
- 按禮節朝暮參拜問安。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歡喜國王緣》:“夫人既去,王乃難留。便使嬪妃,相隨至舍。莫不晨參暮省,送藥送茶。”
-
24
恭而敬之
- 成語拼音:
- gōng ér jìng zhī
- 成語解釋:
- 恭:恭敬。指待人恭敬又有禮節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李順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張戲報子。”
-
25
木強少文
- 成語拼音:
- mù qiáng shǎo wén
- 成語解釋:
- 木強:性格質直剛強;少文:禮節少。形容為人質樸倔強,不講文采和禮教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漢祖所任用者,上自蕭何、曹參,其下至于王陵、周勃、樊噲、夏侯嬰之徒,大抵木強少文,不識利害。”
-
26
八拜為交
- 成語拼音:
- bā bài wéi jiāo
- 成語解釋: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交情,友誼。舊時稱異姓結拜兄弟或姐妹的關系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我有個八拜為交的故人,乃青州刺史劉元普。”
-
27
八拜之交
- 成語拼音:
- bā bài zhī jiāo
- 成語解釋: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舊時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
-
28
晨昏定省
- 成語拼音:
- chén hūn dìng xǐng
- 成語解釋:
- 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舊時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上殿札子》:“所謂悅親之道,非薦旨甘,奉輕暖也;非晨昏定省,冬夏溫凊也。”
-
29
打恭作揖
- 成語拼音:
- dǎ gōng zuò yī
- 成語解釋:
- 舊時禮節,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因記往事》:“嗟乎!平居無事,只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于泥塑。”
-
30
放蕩形骸
- 成語拼音:
- fàng dàng xíng hái
- 成語解釋:
- 行為放縱,不拘禮節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盡著他放蕩形骸,我可也萬千事,不折證。”
-
31
風流倜儻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tì tǎng
- 成語解釋:
- 風流:灑脫不拘、富有才學;倜儻:超逸豪爽;不拘束。有才華、有學識、風度灑脫豪爽;不拘于世俗禮節法度。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五卷:“那盧生生得偉貌長髯,風流倜儻。”
-
32
風俗人情
- 成語拼音:
- fēng sú rén qíng
- 成語解釋: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成語出處:
- 唐 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
-
33
風俗習慣
- 成語拼音:
- fēng sú xí guàn
- 成語解釋:
-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
-
34
風土人情
- 成語拼音:
- fēng tú rén qíng
- 成語解釋:
- 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禮節、習慣的總稱。
- 成語出處:
- 清 鈕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處而言,以及風土人情之變,真堪發人一噓。”
-
35
濟濟蹌蹌
- 成語拼音:
- jǐ jǐ qiàng qiàng
- 成語解釋:
- 濟濟:莊嚴恭敬的樣子;蹌蹌:走路符合禮節。形容人多而容止有節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大略》:“朝庭之美,濟濟蹌蹌。”
-
36
馬牛襟裾
- 成語拼音:
- mǎ niú jīn jū
- 成語解釋:
-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著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
37
寢苫枕草
- 成語拼音:
- qǐn shān zhěn cǎo
- 成語解釋:
- 睡草薦,以草把為枕。古時居父母喪的禮節。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卒,晏嬰……居倚廬,寢苫枕草。”
-
38
人來客去
- 成語拼音:
- rén lái kè qù
- 成語解釋:
- 指禮節性的應酬往來。也指來往客人很多。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零回:“媽媽睡罷,一天到晚人來客去的也乏了,歇歇罷。”
-
39
人來客往
- 成語拼音:
- rén lái kè wǎng
- 成語解釋:
- 指禮節性的應酬往來。也指來往客人很多。同“人來客去”。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偶然在家空閑兩日,又得分撥家事,整理行囊。再加上人來客往,道乏辭行,轉眼間早已假期將滿。”
-
40
上不得臺盤
- 成語拼音:
- shàng bù dé tái pán
- 成語解釋:
- 臺:桌子。比喻不懂禮節或地位卑微的人不能在正式的或隆重的場合出現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臺盤,只好在廚房里或女兒房里幫著量白布、稱肉,亂竄。”
* 關于禮節的成語 形容禮節的成語 描述禮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