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破破爛爛的成語 (36個)
-
21
貧窮潦倒
- 成語拼音:
- pín qióng liáo dǎo
- 成語解釋:
- 家境很窮、衣著破爛、精神狀態很差
- 成語出處:
-
22
七斷八續
- 成語拼音:
- qī duàn bā xù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散亂,不相照應。②斷接之處甚多。形容十分破爛。
- 成語出處:
- 《秦并六國平話》卷中:“應榮圣刀頭引舉三軍喊殺,秦兵敗走,東砍西伐,七斷八續。”
-
23
舌敝唇焦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chún jiāo
- 成語解釋:
- 敝:破;焦: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說話很多;費盡口舌。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夫差內傳》:“焦唇干舌,苦身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
-
24
舌敝唇枯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chún kū
- 成語解釋:
- 敝:破;枯:枯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費盡了唇舌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發刊詞》:“近時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
-
25
懸鶉百結
- 成語拼音:
- xuán chún bǎi jié
- 成語解釋:
- 鵪鶉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懸鶉比喻破爛的衣服。形容破爛,補釘很多。
- 成語出處:
- 北周 庾信《擬連珠》:“蓋聞懸鶉百結,知命不憂。”
-
26
衣不蔽體
- 成語拼音:
- yī bù bì tǐ
- 成語解釋:
- 蔽:遮。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當初墳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體,食不充口。”
-
27
衣不布體
- 成語拼音:
- yī bù bù tǐ
- 成語解釋:
- 布:展開。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同州刺史謝上表》:“衣不布體,食無充腸,幼學三年不蒙師訓。”
-
28
衣不蓋體
- 成語拼音:
- yī bù gài tǐ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進雕賦表》:“唯臣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
-
29
衣弊履穿
- 成語拼音:
- yī bì lǚ chuān
- 成語解釋:
- 弊:壞。衣服破爛,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說苑·善說》:“君將掘君之偶錢,發君之庾粟以補士,則衣弊履穿而不贍耳。”
-
30
衣敝履空
- 成語拼音:
- yī bì lǚ kōng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鮑宣傳》:“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飲食,又以歷遺公卿,被虛偽名。”
-
31
衣不遮身
- 成語拼音:
- yī bù zhē shēn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曹州有一個窮漢,叫做賈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
32
衣不遮體
- 成語拼音:
- yī bù zhē tǐ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96回:“后來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體,食不充饑。”
-
33
衣冠藍縷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lán lǚ
- 成語解釋:
- 藍縷:破爛。衣帽破爛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丁志·奢侈報》:“為晟教幼子,衣冠藍縷,身寒欲顫,月得千錢。”
-
34
衣屩藍縷
- 成語拼音:
- yī juē lán lǚ
- 成語解釋:
- 屩:用麻與草做的鞋;藍縷:破爛。衣服鞋子破爛
- 成語出處:
- 唐·薛用弱《集異記·劉惟清》:“先是東平有術士皇甫喈者,落魄不仕,衣屩藍縷,眾甚鄙之。”
-
35
衣衫藍縷
- 成語拼音:
- yī shān lán lǚ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
36
摧枯拉朽
- 成語拼音:
- cuī kū lā xiǔ
- 成語解釋:
- 摧:破壞;枯:枯草;拉:折斷;朽:朽爛的木頭。比喻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原作“摧枯折腐”。
- 成語出處:
- 《晉書 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
* 關于破破爛爛的成語 形容破破爛爛的成語 描述破破爛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