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著的成語 (79個)
-
21
不著疼熱
- 成語拼音:
- bù zhe téng rè
- 成語解釋:
- 猶言無關痛癢。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一個小廝,必是你乞養來的螟蛉之子,不著疼熱,所以著他償命。”
-
22
道三不著兩
- 成語拼音:
-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 成語解釋:
- 道:說話;著:接觸到。說話三句有兩句說不到地方。形容說話不著邊際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蘇王文》:“道三不著兩,四下亂倡揚,取得經來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
23
打著燈籠沒處尋
- 成語拼音:
-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要錯過了,打著燈籠沒處尋!”
-
24
打著燈籠沒處找
- 成語拼音:
-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這么一個人兒,只怕走遍天下,打著燈籠沒處找去。”
-
25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 成語拼音:
- 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e màn lá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 成語出處:
- 《晚清文學叢鈔·瞎編奇聞》第五回:“這真是急驚風撞著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
26
老著臉皮
- 成語拼音:
- lǎo zhe liǎn pí
- 成語解釋:
- 厚著臉皮,毫無羞澀之感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那白長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卻又老著臉皮,備了厚禮也來稱賀。”
-
27
摸門不著
- 成語拼音:
- mō mén bù zháo
- 成語解釋:
- 指莫名其妙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頓夾七夾八,罵的范進摸門不著。辭了丈人回來。”
-
28
摸頭不著
- 成語拼音:
- mō tóu bù zháo
- 成語解釋:
- 指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趙氏聽了這話,摸頭不著,只得依著言語,寫了一封字。”
-
29
捻著鼻子
- 成語拼音:
- niǎn zhe bí zi
- 成語解釋:
-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氣也不敢發作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帶了舵公到湯少爺船上磕頭,謝了說情的恩,捻著鼻子回船去了。”
-
30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 成語拼音:
-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 成語解釋:
- 巴:靠近。著:挨著。前面沒有村子,后面沒有旅店。形容走遠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腳住宿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三個商量道:‘沒來由看使槍棒,惡了這廝!如今閃得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卻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
31
棋高一著,束手縛腳
- 成語拼音:
- qí gāo yī zhāo,shù shǒu fù jiǎo
- 成語解釋:
- 一著:下棋時走一步。跟棋藝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顯得笨拙。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 成語出處:
-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55回:“你的見識是比我高,人家說我怕你,棋高一著,束手縛腳,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
32
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 成語拼音:
- 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 成語解釋:
- 本指棋藝,后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正所謂‘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
33
十捉九著
- 成語拼音:
- shí zhuō jiǔ zhe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有把握。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老身這條計,是個上著……端的強如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
-
34
一子失著,滿盤皆輸
- 成語拼音:
-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
- 成語解釋:
- 著:下棋落子。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關鍵性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 成語出處:
- 李欣《老生常談·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一子失著,滿盤皆輸,這是有的。”
-
35
硬著頭皮
- 成語拼音:
- yìng zhé tóu pí
- 成語解釋:
- 勉強去做難度較大的事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7回:“以后更難相處,只好硬著頭皮,老著臉子,追蹤前往,不管太后的款待如何,照舊的殷勤伺候。”
-
36
著屐登山
- 成語拼音:
- zhuó jī dēng shān
- 成語解釋:
- 屐:木頭鞋。穿著木頭鞋登山。形容歷盡艱辛
- 成語出處:
- 《宋書·謝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后齒。”
-
37
著人先鞭
- 成語拼音:
- zhuó rén xiān b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事情比別人搶先一步。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38
著書立說
- 成語拼音:
- zhù shū lì shuō
- 成語解釋:
-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
39
知疼著熱
- 成語拼音:
- zhī téng zháo r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親生的,正在乎知疼著熱,才是兒子。”
-
40
知疼著癢
- 成語拼音:
- zhī téng zháo y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體貼。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癢。”
* 關于著著的成語 形容著著的成語 描述著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