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看到的成語 (133個)

    101

    目眩神迷

    成語拼音:
    mù xuàn shén mí
    成語解釋:
    眩:眼花。眼花繚亂,心神不定。形容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十回:“場上陳列著有錦繡的,有金銀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頓時嚇得出神。”
    102

    傾耳拭目

    成語拼音:
    qīng ěr shì mù
    成語解釋:
    傾耳:側著耳朵;拭目:擦眼睛。認真聽,仔細。表示急切想所期待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陸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龍飛御極之初,天下傾耳拭目之時,所當戒者,惟嗜好而已。”
    103

    其驗如響

    成語拼音:
    qí yàn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驗:效果;響:回聲。很快就可以效果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趙鹿泉前輩有一符,傳自明代。曰:‘高行真人精練剛氣之所化也。試之,其驗如響。’”
    104

    如見其人

    成語拼音:
    rú jiàn qí rén
    成語解釋:
    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刻畫非常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105

    人琴俱亡

    成語拼音:
    rén qín jù wáng
    成語解釋: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傷逝》:“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106

    舐皮論骨

    成語拼音:
    shì pí lùn gǔ
    成語解釋:
    舐:舔。比喻只一點表面現象就妄加評論。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海上通信》:“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難說,大約是不見得再做了,省得人來謬托知己,舐皮論骨。”
    107

    識微見幾

    成語拼音:
    shí wēi jiàn jǐ
    成語解釋:
    事物的苗頭而能認識和察見事物的本質和發展。
    成語出處:
    《宋史·常安民傳》:“惟識微見幾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漸。”
    108

    識微見遠

    成語拼音:
    shí wēi jiàn yuǎn
    成語解釋:
    事物的苗頭而能察知它的發展遠景。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11卷:“是時海禁初開,恭恪此奏可謂識微見遠。”
    109

    視微知著

    成語拼音:
    shì wēi zhī zhuó
    成語解釋:
    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慮》:“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110

    識微知著

    成語拼音:
    shí wēi zhī zhuó
    成語解釋:
    事物的苗頭而能察知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杜佑傳》:“管仲有言:‘國家無使勇猛者為邊境。’此誠圣哲識微知著之略也。”
    111

    賞心悅目

    成語拼音:
    shǎng xīn yuè mù
    成語解釋:
    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成語出處:
    《宋史 范鎮傳》:“凡可以蕩心悅目,不宜有加于舊。”
    112

    神搖目眩

    成語拼音:
    shén yáo mù xuàn
    成語解釋:
    搖:擺動;眩:眼花。眼花繚亂,心神不定。形容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陸次云《費宮人傳》:“每升御坐,輒神搖目眩,見白衣人長數丈者在前立。”
    113

    食指大動

    成語拼音:
    shí zhǐ dà dòng
    成語解釋: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后形容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于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114

    恬不為怪

    成語拼音:
    tián bù wéi guài
    成語解釋:
    恬:安然;為:認為。指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覺得奇怪。
    成語出處:
    東漢 賈誼《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
    115

    嘆為觀止

    成語拼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成語解釋:
    這里就夠了;不必再別的。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極點。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116

    望風而潰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kuì
    成語解釋:
    潰:散,潰逃。剛敵方的影子就潰不成軍。形容軍旅不堪一擊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西川自唐劉辟構逆后,久無干戈,人不習戰。每歲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蠻旗才舉,望風而潰。”
    117

    望風披靡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pī mǐ
    成語解釋:
    草木隨風倒伏。比喻軍隊毫無斗志;老遠對方的氣勢很盛;沒交鋒就潰散了。披靡:草木隨風倒伏。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118

    望風瓦解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wǎ jiě
    成語解釋:
    敵方的影子就潰不成軍。形容軍旅不堪一擊
    成語出處:
    《周書·辛昂傳》:“賊既不以為虞,謂有大軍赴救,于是望風瓦解,郡境獲寧。”
    119

    望風響應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成語解釋:
    望:。風:風聲。對方有什么舉動,就積極響應。
    成語出處: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風響應。”
    120

    相機而動

    成語拼音:
    xiàng jī ér dòng
    成語解釋:
    觀察時機,適當機會立即行動。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9回:“宜剛宜柔,相機而動。”
    * 關于看到的成語 形容看到的成語 描述看到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