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登登的成語 (69個)
-
21
登峰造極
- 成語拼音:
- dēng fēng zào jí
- 成語解釋:
- 登:上;峰:山頂;造;達到;極:最高點。攀登到山峰的頂點。比喻學問、成就等達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壞事猖狂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
22
登高去梯
- 成語拼音:
- dēng gāo qù tī
- 成語解釋:
- 攀登到高處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
- 成語出處:
- 《孫子 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
23
登高望遠
- 成語拼音: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成語解釋:
-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 成語出處:
- 《荀子 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 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
24
登界游方
- 成語拼音:
- dēng jiè yóu fāng
- 成語解釋:
- 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游世界。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
25
登山驀嶺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mò lǐng
- 成語解釋:
- 驀:超越。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大劫牢》第三折:“今日親將頭領差,登山驀嶺踐塵埃。”
-
26
登山小魯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xiǎo l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眼光遠大。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27
登山越嶺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yuè lǐ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一百回:“幸虧他登山越嶺,跋涉崎嶇,去時騎坐,來時馱經,亦甚賴其力也。”
-
28
登壇拜將
- 成語拼音:
- dēng tán bài ji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指任命將帥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
- 成語出處:
- 唐 楊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貞觀八年詔特進代國公李靖為行軍大總管,登壇拜將,授鉞行師。”
-
29
平步登天
- 成語拼音:
- píng bù d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下子就達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滯色已開,只在三日內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
30
平步登云
- 成語拼音:
- píng bù dēng yún
- 成語解釋:
- 平步:平地邁步。比喻一下子就達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 成語出處:
-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得了個官……這便是平步登云,落了好處了。”
-
31
入閣登壇
- 成語拼音:
- rù gé dēng tán
- 成語解釋:
- 猶命相拜將。謂榮任高官顯爵。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列公,你只看他這點遭際,我覺得比入閣登壇金閨紫誥還勝幾分。”
-
32
學如登山
- 成語拼音:
- xuá rú dēng shān
- 成語解釋:
- 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徐干《中論 上 治學》:“夫聽黃鐘聲,然后知缶之細,視袞龍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
-
33
咸五登三
- 成語拼音:
- xián wǔ dēng sān
- 成語解釋: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引此文,顏師古注:“咸,皆也,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謂帝德廣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 成語出處: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引此文,顏師古注:“咸,皆也,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
34
一步登天
- 成語拼音:
- yī bù d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達到極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萬望口角春風,我就一步登天,點了買辦差,就過好日子。”
-
35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 成語拼音:
-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
- 成語解釋:
- 忽然得到榮耀,從而身價倍增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
36
著屐登山
- 成語拼音:
- zhuó jī dēng shān
- 成語解釋:
- 屐:木頭鞋。穿著木頭鞋登山。形容歷盡艱辛
- 成語出處:
- 《宋書·謝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后齒。”
-
37
白魚登舟
- 成語拼音:
- bái yú dēng zhōu
- 成語解釋:
- 為殷亡周興之兆。同“白魚入舟”。
- 成語出處:
- 《漢書 終軍傳》:“蓋六鶂退飛,逆也;白魚登舟,順也。”顏師古注引臣瓚曰:“謂武王伐殷而魚入王舟,象征而必獲,故曰順也。”
-
38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成語拼音:
-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 成語出處:
- 《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是崩。”
-
39
登鋒履刃
- 成語拼音:
- dēng fēng lǚ rèn
- 成語解釋:
- 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沖鋒陷陣在最前頭。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袁紹傳》:“又臣所上將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顯達,登鋒履刃,死者過半。”
-
40
登鋒陷陣
- 成語拼音:
- dēng fēng xiàn zhèn
- 成語解釋:
- 沖鋒陷陣。形容作戰英勇。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 雜應》:“帝以試左右,數十人常為先,登鋒陷陣,皆終身不傷也。”
* 關于登登的成語 形容登登的成語 描述登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