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痛痛的成語 (105個)
-
81
好了瘡疤忘了痛
- 成語拼音:
- 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情況好轉后就忘了過去的困難或失敗的教訓。
- 成語出處:
-
82
黃壚之痛
- 成語拼音:
- huáng lú zhī tòng
- 成語解釋:
- 壚:放酒甕的土墩子;黃壚:黃公酒壚;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話。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曰:‘吾昔與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飲于此壚,……自稽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
83
酣痛淋漓
- 成語拼音:
- hān tòng lín lí
- 成語解釋:
- 見“酣暢淋漓”。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夜雨行》:“倉卒不工且快意,酣痛淋漓聊一賈。”
-
84
號啕痛哭
- 成語拼音:
- háo táo tòng kū
- 成語解釋:
- 號啕:大哭聲。放聲大哭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6回:“卻說那和尚把袈裟騙到手,拿在后房燈下,對袈裟號啕痛哭。”
-
85
灸艾分痛
- 成語拼音:
- jiǔ ài fēn t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宋史 太祖紀三》:“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
-
86
破口痛罵
- 成語拼音:
- pò kǒu tòng mà
- 成語解釋:
- 破口:惡語。滿口惡語罵人
- 成語出處:
-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老太婆坐在窗下,指著丈夫就破口痛罵:‘你這個蠢貨,真是個地道的傻瓜!’”
-
87
怕痛怕癢
- 成語拼音:
- pà tòng pà y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畏首畏尾,顧慮重重。
- 成語出處:
- 張英《老年突擊隊》:“他名叫溫成書,因為做事怕痛怕癢,干哈也吞吞吐吐,沒有火氣,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為‘溫吞水’了。”
-
88
切齒痛心
- 成語拼音:
- qiè chǐ tòng xīn
- 成語解釋:
- 切齒:咬緊牙齒;痛心:形容心中極恨。形容憤恨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齒腐心也。”《史記 刺客列傳》:“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
-
89
茹痛含辛
- 成語拼音:
- rú tòng hán xīn
- 成語解釋:
- 茹:吃;含:含著。吃苦的含辣的。比喻忍受艱難困苦
- 成語出處:
- 宋·范成大《相州》詩:“茹痛含辛說亂華。”
-
90
喪明之痛
- 成語拼音:
- sàng míng zhī tòng
- 成語解釋:
- 喪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兒子,哭瞎眼睛。后指喪子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禮記·檀弓上》:“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
-
91
痛抱西河
- 成語拼音:
- tòng bào xī 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喪子之痛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其子死,哭之失明。”
-
92
痛改前非
- 成語拼音: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成語解釋:
- 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痛:徹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錯誤。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這所房子與你夫妻兩個住下。”
-
93
痛毀極詆
- 成語拼音:
- tòng huǐ jí dǐ
- 成語解釋:
- 痛:盡情;詆:毀謗,誣蔑。指盡力揭發暴露或極力毀謗辱罵
- 成語出處:
- 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極詆,使無所容。”
-
94
痛快淋漓
- 成語拼音:
- tòng kuài lín lí
- 成語解釋:
- 形容盡情盡意;非常暢快。淋漓:心情舒暢。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3回:“買了一票磚,害得人家一個痛快淋漓。”
-
95
痛快一時
- 成語拼音:
- tòng kuài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只顧任情盡興而為,不考慮后果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這個工作絕不是痛快一時,亂打一頓,所能奏效的。”
-
96
痛誣丑詆
- 成語拼音:
- tòng wū chǒu dǐ
- 成語解釋:
- 盡情誣蔑,用很難聽的話毀謗。
- 成語出處:
- 清 薛福成《庸庵筆記 軼聞 〈盾鼻隨聞錄〉當毀》:“[汪堃所著《盾鼻隨聞錄》對]何氏自文安公凌漢以下,并逮其家婦孺,無不痛誣丑詆,至令人不忍觀。”
-
97
痛心拔腦
- 成語拼音:
- tòng xīn bá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傷心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陸機與長沙顧母書,述從祖弟士橫死。乃言,痛心拔腦,有如孔懷。”
-
98
痛下針砭
- 成語拼音:
- tòng xià zhēn biān
- 成語解釋:
- 針砭:古代以砭石為針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徹尖銳地批評錯誤,以便改正。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 藝術傳 徐大椿》:“《慎疾芻言》,為溺于邪說俗見者痛下針砭。”
-
99
痛自創艾
- 成語拼音: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成語解釋:
- 指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銘》:“里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教,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艾,卒為善士,為鄉里所重如此。”
-
100
西河之痛
- 成語拼音:
- xī hé zhī tòng
- 成語解釋:
- 痛:悲傷。指喪子之痛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其子死,哭之失明。”
* 關于痛痛的成語 形容痛痛的成語 描述痛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