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用以的成語 (165個)

    121

    折沖御侮

    成語拼音:
    shé chōng yù wǔ
    成語解釋:
    語本《詩 大雅 綿》:“予曰有御侮”毛傳:“武臣折沖曰御侮。”后謂抗擊敵人。
    成語出處:
    語本《詩·大雅·綿》:“予曰有御侮”毛傳:“武臣折沖曰御侮。”
    122

    生發未燥

    成語拼音:
    shēng fà wèi zào
    成語解釋:
    胎發未干。指孩童之時。
    成語出處:
    《宋書 索虜傳》:“燾大怒,謂奇曰:‘我生頭發未燥,便聞河南是我家地。’”
    123

    時和歲稔

    成語拼音:
    shí hé suì rěn
    成語解釋:
    四時和順,五谷豐收。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救民拯弊,莫過減賦。時和歲稔,尚爾虛乏,儻值水旱,寧可熟念?”
    124

    宋畫吳冶

    成語拼音:
    sòng huà wú yě
    成語解釋:
    作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稱。
    成語出處:
    據《莊子 田子方》載,宋元君召集眾畫家作畫,大家都敬立作畫,只有一人回舍,解衣伸腿而坐。宋元君認為他是真正的畫師。又據《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載,吳人干將、莫邪夫婦善鑄劍。
    125

    山節藻棁

    成語拼音:
    shān jié zǎo lì
    成語解釋:
    古代天子的廟飾。山節,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畫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形容居處豪華奢侈,越等僭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明堂位》:“山節藻棁……天子之廟飾也。”
    126

    食毛踐土

    成語拼音:
    shí máo jiàn tǔ
    成語解釋: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賤: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封建官吏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127

    水佩風裳

    成語拼音:
    shuǐ pèi fēng shang
    成語解釋:
    水作佩飾,風為衣裳。語本唐李賀《蘇小小墓》詩:“風為裳,水為佩”。本寫美人的妝飾。后形容荷葉荷花之狀貌。
    成語出處:
    語出唐·李賀《蘇小小墓》詩:“風為裳,水為佩”。
    128

    生榮死哀

    成語拼音:
    shēng róng sǐ āi
    成語解釋:
    活著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贊譽受人崇敬的死者。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129

    稍勝一籌

    成語拼音:
    shāo shèng yī chóu
    成語解釋:
    籌:籌碼,古代計數的工具,多竹子制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成語出處:
    清·秋瑾《致秋譽章書》:“吾哥雖稍勝一籌,而無告語則同,無戚友之助亦同。”
    130

    神霄絳闕

    成語拼音:
    shén xiāo jiàng què
    成語解釋:
    原指仙境。亦形容帝王高深華美的宮殿。
    成語出處:
    明·汪廷訥《廣陵月》第三出:“神霄絳闕,麗日五云浮,開綺讌,待宸游,云和一曲倚箜篌。”
    131

    水月觀音

    成語拼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成語解釋: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 普門品》。后喻人物儀容清俊秀逸。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
    132

    詩云子曰

    成語拼音:
    shī yún zǐ yuē
    成語解釋:
    《詩經》所說和孔子所言。二者均為歷代儒者遵奉的信條。因泛指儒家言論或經典著作。
    成語出處:
    明·劉璋《鳳凰池》第一回:“見那詩云子曰、者也之乎的人,他就搖首閉目,只與云鍔穎臭味相投。”
    133

    駟之過隙

    成語拼音:
    sì zhī guò xì
    成語解釋:
    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后喻光陰飛逝。
    成語出處:
    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
    134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成語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語解釋:
    矢:箭;弦:弓上法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成語出處:
    晉·王沈《魏書》:“琳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
    135

    天臺路迷

    成語拼音:
    tiān tái lù mí
    成語解釋:
    天臺: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縣北。原指誤入仙境而迷途。后形容前途茫茫,無路可走。
    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卷九六七引《幽冥錄》:“剡縣劉晟,阮肇共入天臺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136

    帷薄不修

    成語拼音:
    wéi bó bù xiū
    成語解釋:
    帳薄:帳幔和簾子,古代障隔內外;修:整飭。男女不分,內外雜沓。指家庭生活淫亂。
    成語出處:
    西漢 賈誼《新書 階級》:“坐污穢男女無別者,不謂污穢,曰:‘帷薄不修。’”
    137

    渭川千畝

    成語拼音:
    wèi chuān qiān mǔ
    成語解釋:
    言竹之繁茂。
    成語出處:
    《史記 貨殖列傳》:“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138

    於乎哀哉

    成語拼音:
    wū hū āi zāi
    成語解釋:
    於乎:文言嘆詞;哉:語助詞。指死亡或完蛋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
    139

    五侯蠟燭

    成語拼音:
    wǔ hòu là zhú
    成語解釋:
    語出唐韓翃《寒食》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舊俗寒食節禁火,而宮中傳燭分火于五侯之家,貴寵可見。后形容豪門權勢的顯赫景象。
    成語出處:
    語出唐·韓翃《寒食》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舊俗寒食節禁火,而宮中傳燭分火于五侯之家,貴寵可見。
    140

    握粟出卜

    成語拼音:
    wò sù chū bo
    成語解釋:
    《詩·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后指祈求神明護佑,去兇賜吉。
    成語出處:
    《詩·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
    * 關于用以的成語 形容用以的成語 描述用以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