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理人的成語 (10個)
-
1
大快人心
- 成語拼音:
- dà kuài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快:痛快。指壞人或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或壞事得以取締;人們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 成語出處:
- 《明史 余懋學傳》:“如潘季馴之斥,大快人心,而猶累牘連章,為之申雪,是為欺罔。”
-
2
天道人事
- 成語拼音:
- tiān dào rén shì
- 成語解釋:
-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違背。意謂大勢所趨。《元史·謙希憲傳》:“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諭以天道人事,玠得書愧感自守,不敢復輕動。”清·鄭板橋《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謂天道人事也。”
- 成語出處:
- 《元史·謙希憲傳》:“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諭以天道人事,玠得書愧感自守,不敢復輕動。”
-
3
違天悖人
- 成語拼音:
- wéi tiān bèi rén
- 成語解釋:
- 違背天理人情。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八卷:“若浚此舉違天悖人,可取浚頭歸苗傅,不然,一有退縮,悉以軍法從事。”
-
4
天理人情
- 成語拼音:
- tiān lǐ rén qíng
- 成語解釋:
- 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五卷:“逍遙乎無形之鄉,倚天理,觀人情,明始終,知得失。”
-
5
逆天違眾
- 成語拼音:
- nì tiān wéi zhòng
- 成語解釋:
- 謂違背天理人情。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伍被傳》:“夫以吳眾不能成功者,何也?誠逆天違眾而不見時也。”
-
6
醒聵震聾
- 成語拼音:
- xǐng kuì zhèn ló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振聾發聵。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 成語出處:
- 陶曾佐《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一躍而登此莊嚴美麗之舞臺中,一奮萃此醒聵震聾之盤渦里。”
-
7
席上之珍
- 成語拼音:
- xí shàng zhī zhēn
- 成語解釋:
- 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義理或人才。
- 成語出處:
- 《禮記 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
8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成語拼音:
-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 成語解釋:
-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會相同。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只是她也是個女孩兒。俗語說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9
慘無人理
- 成語拼音:
- cǎn wú rén lǐ
- 成語解釋:
- 猶言慘無人道。指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嚴弄峻制,慘無人理。任法吏之妄為,絲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懸于法官之意旨。”
-
10
以理服人
- 成語拼音:
- yǐ lǐ fú rén
- 成語解釋:
- 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關于理人的成語 形容理人的成語 描述理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