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猶言的成語 (697個)
-
581
小屈大申
- 成語拼音:
- xiǎo qū dà shēn
- 成語解釋:
- 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為。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
-
582
揎拳裸手
- 成語拼音:
- xuān quán luǒ shǒu
- 成語解釋:
- 猶言揎拳裸臂。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江老夫妻,女兒三口,殺豬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價哭。捕人每揎拳裸手,耀武揚威。”
-
583
揎拳攞袖
- 成語拼音:
- xuān quán lǒng xiù
- 成語解釋:
- 猶言揎拳捋袖。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他見我早揎拳攞袖,怒目撐眉。”
-
584
揎拳裸袖
- 成語拼音:
- xuān quán luǒ xiù
- 成語解釋:
- 猶言揎拳捋袖。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回:“[夏侯玄]揎拳裸袖,徑擊司馬師,卻被武士擒住。”
-
585
釁稔惡盈
- 成語拼音:
- xìn rěn è yíng
- 成語解釋:
- 猶言罪大惡極。
- 成語出處:
-
586
銷聲避影
- 成語拼音:
- xiāo shēng bì yǐng
- 成語解釋:
- 猶言銷聲匿跡。
- 成語出處:
- 唐·孫揆《令應傳》:“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銷聲避影,而自困如是。”
-
587
銷聲斂跡
- 成語拼音:
- xiāo shēng liǎn jì
- 成語解釋:
- 猶言銷聲匿跡。
- 成語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
-
588
銜沙填海
- 成語拼音:
- xián shā tián hǎi
- 成語解釋:
- 猶言銜石填海。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送呂子遷右給事中》詩:“銜沙填海志,煉石補天情。”
-
589
懸首吳闕
- 成語拼音:
- xuán shǒu wú què
- 成語解釋:
- 猶言懸門抉目。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滅吳也。”
-
590
欣欣自得
- 成語拼音:
- xīn xīn zì dé
- 成語解釋:
- 猶言欣然自得。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朱源在燈下細觀其貌,比前倍加美麗,欣欣自得,道聲:‘娘子請坐。’”
-
591
尋行逐隊
- 成語拼音:
- xún xíng zhú du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成群結隊。形容眾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隊。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眾人尋行逐隊,各據坐頭,討漿索酒。”
-
592
胸有成算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u chéng suàn
- 成語解釋:
- 猶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商務》:“各口進出貨物盈虛,以及市價漲跌,庶胸有成算,不為租客所欺。”
-
593
嘵音瘏口
- 成語拼音:
- xiāo yīn kōng kǒu
- 成語解釋:
- “嘵”念xiāo;“瘏”念tú。猶言舌敝唇焦。形容說話之多,費盡口舌。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本館第一百冊祝辭》:“雖然,菲封不棄,敝帚自珍,嘵音瘏口,亦已三年,言念前勞,不欲泯沒。”
-
594
一班半點
- 成語拼音:
- yī bān bàn diǎn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點半點,常暗指男女關系。班,通“斑”。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望遠行》詞:“且與一班半點,只怕你沒丁香核。”宋·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二出:“近日來與小生有一班半點之事,爭奈撇不下此婦人。”
-
595
誼不敢辭
- 成語拼音:
- yì bù gǎn cí
- 成語解釋:
- 猶言義不容辭。
- 成語出處:
- 清·顧炎武《答陳亮工書》:“曾蒙令祖先生知己之愛,誼不敢辭,已具一稿,藏之篋中。”
-
596
誼不容辭
- 成語拼音:
- yì bù róng cí
- 成語解釋:
- 猶言義不容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成語出處:
- 明·楊榮《送陳司業詩序》:“予與光世處三十年矣,誼不容辭,故為序如此。”
-
597
一班一級
- 成語拼音:
- yī bān yī jí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官半職。泛指官職。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武帝紀》:“寒士縱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級,固不能熟習也。”《新唐書 韋表微傳》:“爵祿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鏡剪白,冒游少年間,取一班一級,不見其味也。”
-
598
搖唇鼓喙
- 成語拼音:
- yáo chún gǔ hu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搖唇鼓舌。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送徐大年還淳安序》:“世之好議論者,見其辭祿而歸,搖唇鼓喙,詡詡相夸獎。”
-
599
貽臭萬年
- 成語拼音:
- yí chòu wàn nián
- 成語解釋:
- 猶言遺臭萬年。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桓玄子恒言‘不能流芳百世,亦當貽臭萬年’,至今為書生罵端。”
-
600
一徹萬融
- 成語拼音:
- yī chè wàn róng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通百通。
- 成語出處:
- 明·唐順之《與裘剡溪推官書》:“人能得此常理,設使為醫,則必能究性命之源;為巫,則必能極鬼神之情狀,一徹萬融,所謂因源而得委也。”
* 關于猶言的成語 形容猶言的成語 描述猶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