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猶言的成語 (697個)

    461

    漱流枕石

    成語拼音:
    shù liú zhěn shí
    成語解釋:
    漱石枕流。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462

    閂門閉戶

    成語拼音:
    shuān mén bì hù
    成語解釋:
    閂:門上橫木。關門閉戶。
    成語出處:
    清 李雨堂《五虎征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過晚膳,不坐馬匹,帶了八個排軍徒步悄悄同行,至半個時辰已到了天王廟。將已二更時候,左右人家多已閂門閉戶,庭園寂靜無聲。”
    463

    身名俱敗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bài
    成語解釋:
    身名俱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6回:“今日為公孫枝所誘,死于王城,身名俱敗,豈不哀哉!”
    464

    上南落北

    成語拼音:
    shàng nán luò běi
    成語解釋:
    各處去向,走南闖北。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朱砂擔》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兒做買賣,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465

    守瓶緘口

    成語拼音:
    shǒu píng jiān kǒu
    成語解釋:
    守口如瓶。謂閉口不
    成語出處:
    清·李漁《憐香伴·鞅望》:“你把姻緣簿徼,你把相思帳銷,我從今守瓶緘口,免被人嘲。”
    466

    神情不屬

    成語拼音:
    shén qíng bù shǔ
    成語解釋:
    心不在焉。
    成語出處:
    茅盾《幻滅》:“雖然談話換了方向,靜還是神情不屬地隨口敷衍。”
    467

    死且不朽

    成語拼音:
    sǐ qiě bù xiǔ
    成語解釋:
    至死不忘。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三年》:“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
    468

    適情率意

    成語拼音:
    shì qíng lǜ yì
    成語解釋:
    放任情意。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行品》:“適情率意,旁若無人。”
    469

    適如其分

    成語拼音:
    shì rú qí fēn
    成語解釋:
    恰如其分。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唐高祖》:“權者,輕重適如其分之準也。”
    470

    碎首糜軀

    成語拼音:
    suì shǒu mí qū
    成語解釋:
    頭顱粉碎,身軀糜爛。粉身碎骨。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
    成語出處:
    漢·蔡邕《讓尚書乞民閑冗表》:“三月之中,充歷三臺,光榮昭顯,非臣愚蔽不方所當盜竊,非臣碎首糜軀所能補報。”
    471

    神逝魄奪

    成語拼音:
    shén shì pò duó
    成語解釋:
    魂飛魄散。
    成語出處:
    明·劉基《郁離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視,神逝魄奪如死。”
    472

    釋生取義

    成語拼音:
    shì shēng qǔ yì
    成語解釋:
    舍生取義。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齊王芳傳達室》:“[郭修]于廣坐之中手刃擊袆,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473

    誰是誰非

    成語拼音:
    shuí shì shuí fēi
    成語解釋:
    誰對誰錯。
    成語出處:
    元 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誰與你挑唇料嘴,辨別個誰是誰非。”
    474

    生生死死

    成語拼音:
    shēng shēng sǐ sǐ
    成語解釋:
    一輩子。指從生至死。
    成語出處:
    清 周亮工《書影》卷二:“寬復灑泣訴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儻伊父母必欲歸,且隨其主母起居耳。’”
    475

    三三四四

    成語拼音:
    sān sān sì sì
    成語解釋:
    三三兩兩。
    成語出處:
    漢·王延壽《夢賦》:“爾乃三三四四,相隨踉■(足旁)而歷僻。”
    476

    適俗隨時

    成語拼音:
    shì sú suí shí
    成語解釋:
    順應時俗。
    成語出處:
    唐·劉知畿《史通·雜說中》:“案綽文雖去彼淫麗,存茲典實,而陷于矯枉過正之失,乖天適俗隨時之義。”
    477

    灑灑瀟瀟

    成語拼音:
    sǎ sǎ xiāo xiāo
    成語解釋:
    凄凄涼涼。又落落大方。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灑灑瀟瀟裁蝶翹,飄飄蕩蕩剪鵝衣。團團滾滾隨風勢,迭迭層層道路迷。”
    478

    束身自愛

    成語拼音:
    shù shēn zì ài
    成語解釋:
    束身自修。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一章:“稍束身自愛者,不敢逸于常軌,以蒙青史之誅。”
    479

    室徒四壁

    成語拼音:
    shì tú sì bì
    成語解釋:
    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成語出處:
    《魏書·陽固傳》:“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
    480

    率土同慶

    成語拼音:
    shuài tǔ tóng qìng
    成語解釋:
    普天同慶。天下的人或全國的人共同慶祝。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賀上尊號后大赦天下表》:“臣某:伏奉七月十三日制書,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歡呼,自天降休,率土同慶。”
    * 關于猶言的成語 形容猶言的成語 描述猶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