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靈活的成語 (44個)
-
21
臨機制勝
- 成語拼音:
- lín jī zhì shèng
- 成語解釋:
- 臨:面臨;機:時機,形勢。臨到機會來時能以謀略取勝。比喻機智靈活,富于謀略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6回:“兵事臨機制勝,非可預言,愿假臣一乘,使得預謀于行間。”
-
22
老天拔地
- 成語拼音:
- lǎo tiān bá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老年人動作不靈活。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
23
老態龍鐘
- 成語拼音: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老態:老年人的體態;龍鐘:行動不靈活。形容年老體衰;動作遲緩。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聽雨》:“老態龍鐘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
24
伶牙俐齒
- 成語拼音:
- líng yá lì chǐ
- 成語解釋:
-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于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 成語出處:
-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齒,講三干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
25
伶牙俐嘴
- 成語拼音:
- líng yá lì zuǐ
- 成語解釋:
- 伶:通“靈”,靈活;俐:聰明、乖巧。形容為人機靈,能說會道
- 成語出處:
- 明·朱權《沖漠子》第二折:“你劃地敢伶牙俐嘴,夸強說會,使不著你唬鬼瞞神。”
-
26
木雕泥塑
- 成語拼音:
- mù diāo ní sù
- 成語解釋:
- 用木頭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靈活或神情呆滯。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那黛玉倚著床欄桿,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
27
明眸善睞
- 成語拼音:
- míng móu shàn l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
28
群鴻戲海
- 成語拼音:
- qún hóng xì hǎi
- 成語解釋:
- 鴻:鴻雁;海:指大湖。象許多飛鴻在大湖里游戲一樣。形容書法遒勁靈活。
- 成語出處:
-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王羲之書如群鴻戲海。”
-
29
識變從宜
- 成語拼音:
- shí biàn cóng yí
- 成語解釋:
- 謂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
-
30
隨機應變
- 成語拼音:
- suí jī yìng biàn
- 成語解釋:
- 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情況;應:應付;變:變化。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郭孝恪傳》:“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
-
31
身輕體健
- 成語拼音:
- shēn qīng tǐ jiàn
- 成語解釋:
- 身:軀體;健:健壯。身體健壯,行動靈活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三折:“沿路上身輕體健,這搭兒筋乏力軟。”
-
32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 成語拼音:
-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
- 成語解釋:
- 彈:用手指撥弄。三天不彈琴,手就像長滿荊棘那樣不靈活。比喻技藝不經常練習,就會生疏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6回:“這果真是‘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
33
順時施宜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í shī yí
- 成語解釋:
- 時:時勢;施:施行。順應不同時勢而靈活地采取相應措施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禮樂志》:“王者必因王之禮,順時施宜,有所損益,郡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備。”
-
34
相機行事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相:察看;機:時機。看著機會靈活地做事情。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吳用聽罷,對宋江計議,便喚時遷、石秀近前密語道:‘如此依計,往花榮軍前,密傳將令,相機行事。’”
-
35
應變隨機
- 成語拼音:
- yìng biàn suí jī
- 成語解釋:
-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 成語出處:
- 元·柯丹丘《荊釵記·奸詰》:“吾兄就應變隨機,將侄女送到王門去。”
-
36
一板一眼
- 成語拼音:
- yī bǎn yī yǎn
- 成語解釋:
- 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九章:“望著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說。”
-
37
眼觀六路
- 成語拼音:
- yǎn guān liù lù
- 成語解釋:
- 眼睛因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全面了解。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
38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 成語拼音:
- 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
- 成語解釋:
-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三回:“魏真道爺可算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正與雷英動手。”
-
39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 成語拼音:
- yǎn guān sì chù,ěr tīng bā f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
40
以權達變
- 成語拼音:
- yǐ quán dá biàn
- 成語解釋:
- 用靈活的態度去適應變化發展的時勢。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變法自強》下:“不知時之所尚,勢之所趨,終貴因事制宜,以權達變。”
* 關于靈活的成語 形容靈活的成語 描述靈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