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清楚楚的成語 (143個)

    121

    是是非非

    成語拼音:
    shì shì fēi fēi
    成語解釋:
    把對的認為是對的,把錯的認為是錯的。比喻是非、好壞分得非常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122

    頭頭是道

    成語拼音:
    tóu tóu shì dào
    成語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后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成語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123

    微察秋毫

    成語拼音:
    wēi chá qiū háo
    成語解釋:
    形容極細小的東西都看得很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夫照鏡子見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124

    問牛知馬

    成語拼音:
    wèn niú zhī mǎ
    成語解釋:
    比喻從旁推究,弄事情真相。
    成語出處: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價),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
    125

    宛然在目

    成語拼音:
    wǎn rán zài mù
    成語解釋:
    宛然:仿佛。如同地呈現于視野中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奪重修天王殿疏》:“使來者一人斯堂,而文獻宛然在目。”
    126

    問羊知馬

    成語拼音:
    wèn yáng zhī mǎ
    成語解釋:
    比喻從旁推究,弄事情真相。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
    127

    曉以大義

    成語拼音:
    xiǎo yǐ dà yì
    成語解釋: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
    成語出處: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
    128

    曉以利害

    成語拼音:
    xiǎo yǐ lì hài
    成語解釋:
    曉: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關系給人講
    成語出處:
    《北齊書 薛修義傳》:“遂輕詣壘下,曉以利害。”
    129

    胸中無數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了解不,心里沒有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
    130

    胸中有數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有的了解,心里有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主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
    131

    眼花歷亂

    成語拼音:
    yǎn huā lì luàn
    成語解釋:
    歷亂:不,混亂。形容看見美麗、復雜的色彩或繁復的事物而感到迷亂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參成世界總游魂,錯認訛聞各有因。最是天公施巧處,眼花歷亂使人渾。”
    132

    遠見明察

    成語拼音:
    yuǎn jiàn míng chá
    成語解釋:
    目光遠大,看得。形容目光敏銳,見識很廣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孤憤》:“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
    133

    有口難辯

    成語拼音:
    yǒu kǒu nán biàn
    成語解釋:
    雖然有口;卻難以分辯。常指含冤受屈但又無處申訴。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難辯,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
    134

    有口難分

    成語拼音:
    yǒu kǒu nán fēn
    成語解釋:
    分:分辯。有嘴難分辯。形容難分辯
    成語出處:
    元 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動不動棍棒臨身。直著我有口難分,進退無門。”
    135

    一目了然

    成語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
    成語解釋: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后,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136

    驗明正身

    成語拼音:
    yàn míng zhèng shēn
    成語解釋:
    確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頂替者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只要‘驗明正身’,不是冒充,他們陳家族長來不來,倒也不生關系。”
    137

    依頭縷當

    成語拼音:
    yī tóu lǚ dàng
    成語解釋:
    比喻把事情一件件弄
    成語出處: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則要你依頭縷當,分星劈兩,責狀招實。”
    138

    有條有理

    成語拼音:
    yǒu tiáo yǒu lǐ
    成語解釋:
    有條理;有次序;形容層次脈絡
    成語出處:
    《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孔安國傳:“如網在綱,各有條理而不亂也。”
    139

    一字一板

    成語拼音:
    yī zì yī bǎn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從容
    成語出處:
    老舍《二馬》:“溫都太太把房錢,吃飯的時間,晚上鎖門的時候,和一切的規矩,都當著伊牧師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140

    一字一句

    成語拼音:
    yī zì yī jù
    成語解釋: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說話從容。
    成語出處:
    林蘭《紅棉襖》:“三嬸子一點一點撕著那發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說:‘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語不進的,寫不上,算不上,工作團咋派上他這個老實疙瘩。’”
    * 關于清清楚楚的成語 形容清清楚楚的成語 描述清清楚楚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