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楚的成語 (140個)

    101

    兩葉掩目

    成語拼音:
    liǎng yè yǎn mù
    成語解釋:
    如同兩片樹葉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對事物分辨不
    成語出處:
    北齊·劉晝《劉子新論·專學》:“夫兩葉掩目,則冥然無睹;雙珠填耳,必寂然無聞。”
    102

    明辨是非

    成語拼音:
    míng bià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王懿敏公》:“某竊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茍且,負抱愧恥,何可勝言。”
    103

    悶胡盧

    成語拼音:
    mèn hú lú
    成語解釋:
    比喻難以猜破的啞謎,或難以弄的事情
    成語出處:
    魯迅《彷徨·肥皂》:“這是什么悶胡盧,沒頭沒腦的。”
    104

    脈絡貫通

    成語拼音:
    mài luò guàn tōng
    成語解釋:
    脈絡:人體內的經絡。比喻事物前后連貫,條理
    成語出處:
    宋·朱熹《序》:“然后此書之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
    105

    眇眇忽忽

    成語拼音:
    miǎo miǎo hū hū
    成語解釋:
    眇眇:遼遠;忽忽:印象模糊。隱隱約約,看不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106

    渺渺茫茫

    成語拼音:
    miǎo miǎo máng máng
    成語解釋:
    遼闊無際的樣子,也指模糊不
    成語出處:
    明 劉基《六幺令》詞:“追尋疇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107

    明若觀火

    成語拼音:
    míng ruò guān huǒ
    成語解釋:
    象看火那樣。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成語出處: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108

    千里猶面

    成語拼音:
    qiān lǐ yóu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傳達事情確實。
    成語出處:
    《舊唐書·房玄齡傳》:“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
    109

    漆桶底脫

    成語拼音:
    qī tǒng dǐ tuō
    成語解釋:
    漆桶脫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徹底明白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2卷:“呂先生聽罷,大徹大悟,如漆桶底脫。”
    110

    窮源竟委

    成語拼音:
    qióng yuán jìng wěi
    成語解釋:
    窮、竟:徹底推求;源:水流的源頭;委:水的下流。比喻徹底搞事情的始末。
    成語出處: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111

    屈指可數

    成語拼音:
    qū zhǐ kě shǔ
    成語解釋:
    扳著手指就可以數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
    112

    入竟問禁

    成語拼音:
    rù jìng wèn jìn
    成語解釋: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進入一個國家或地區,先要問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觸犯。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竟而問禁者……竟,界首也。禁謂國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當先訪問主國何所禁也。”
    113

    若明若暗

    成語拼音:
    ruò míng ruò àn
    成語解釋: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
    成語出處: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于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114

    入門問諱

    成語拼音:
    rù mén wèn huì
    成語解釋:
    古代去拜訪人,先問他父祖的名,以便談話時避諱。也泛指問有什么忌諱。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門而問諱 ’者,門,主人之門;諱,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為避之也。”
    115

    賞罰不明

    成語拼音:
    shǎng fá bù míng
    成語解釋:
    賞罰不不明白。該獎賞的不獎賞,該懲罰的不懲罰。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賞罰》:“夫將專恃生殺之威,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國之五危也。”
    116

    賞罰分明

    成語拼音:
    shǎng fá fēn míng
    成語解釋: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界限;毫不含糊。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見惡輒取,時時越法縱舍,有足大者。”
    117

    賞罰分審

    成語拼音:
    shǎng fá fēn shěn
    成語解釋:
    賞罰:獎賞和懲罰。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明白
    成語出處:
    《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賞罰分審,白黑著明。”
    118

    是是非非

    成語拼音:
    shì shì fēi fēi
    成語解釋:
    把對的認為是對的,把錯的認為是錯的。比喻是非、好壞分得非常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119

    頭頭是道

    成語拼音:
    tóu tóu shì dào
    成語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后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成語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120

    微察秋毫

    成語拼音:
    wēi chá qiū háo
    成語解釋:
    形容極細小的東西都看得很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夫照鏡子見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 關于清楚的成語 形容清楚的成語 描述清楚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