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泛指的成語 (642個)

    521

    弦歌之音

    成語拼音:
    xián gē zhī yīn
    成語解釋:
    弦歌:弦樂。彈琴和唱歌的聲音。教學活動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高皇帝誅項籍,舉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
    522

    小家碧玉

    成語拼音:
    xiǎo jiā bì yù
    成語解釋:
    小戶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小戶人家年輕美貌的女子。
    成語出處:
    晉 孫綽《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523

    西鶼東鰈

    成語拼音:
    xī jiān dōng dié
    成語解釋:
    鶼:比翼鳥;鰈:比目魚。四海珍異之物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勰《文心雕龍·封禪》:“然則西鶼東鰈,南茅北黍,空談非征,勛德而已。”
    524

    先即制人

    成語拼音:
    xiān jí zhì rén
    成語解釋:
    制:控制。先下手取得主動就可制服對方。做事應先爭取主動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吾聞,先即治人,后則為人所制。”
    525

    蕭郎陌路

    成語拼音:
    xiāo láng mò lù
    成語解釋:
    蕭郎:舊時女子所愛戀的男子;陌路:過路人。比喻女子對原來愛戀的男子視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成語出處:
    唐·崔郊《贈婢詩》:“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526

    西鄰責言

    成語拼音:
    xī lín zé yán
    成語解釋:
    西鄰:西部的鄰國;責言:問罪的話。原秦國(在西)向晉國(在東)問罪。后別人的責備。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
    527

    下馬威

    成語拼音:
    xià mǎ wēi
    成語解釋:
    官吏初到任時對下屬顯示的威風,后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李彪終久是衙門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來,先把李旺打一個下馬威。”
    528

    下馬作威

    成語拼音:
    xià mǎ zuò wēi
    成語解釋:
    官吏到任故意用嚴法處理下屬樹立威風。先給對方一點厲害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郡,畏其下馬作威,吏民竦息。”
    529

    喜怒哀懼

    成語拼音:
    xǐ nù āi jù
    成語解釋:
    喜歡、惱怒、悲哀、恐懼。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藝之兵詩醫算,情之喜怒哀懼。”
    530

    徐娘半老

    成語拼音:
    xú niáng bàn lǎo
    成語解釋:
    中年婦女雖不再嬌美;但尚有風韻。后有風韻的婦女已過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婦女。
    成語出處:
    《南史 后妃傳下 梁元帝徐妃》:“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
    531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成語拼音:
    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
    成語解釋: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婦女。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532

    熊羆之旅

    成語拼音:
    xióng pí zhī lǚ
    成語解釋:
    熊羆:猛獸;旅:軍隊。形容勇猛善戰的軍隊
    成語出處:
    晉·陸云《南征賦》:“乃有熊羆之旅,虓闞之將。”
    533

    修齊治平

    成語拼音:
    xiū qí zhì píng
    成語解釋:
    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534

    橡茹藿歠

    成語拼音:
    xiàng rú huò zhú
    成語解釋:
    以橡實為飯,豆葉為羹。飲食粗劣。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味菜軒記》:“貴而八珍九鼎之筵,賤而橡茹藿歠之室,莫不有待于味。”
    535

    形神不全

    成語拼音:
    xíng shén bù quán
    成語解釋:
    形:形體;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精神形象不完美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536

    下榻留賓

    成語拼音:
    xià tà liú bīn
    成語解釋:
    下榻:住宿。留賓客住宿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和謝宣城》詩:“賓至下塵榻,憂來命綠樽。”
    537

    興亡成敗

    成語拼音:
    xīng wáng chéng bài
    成語解釋:
    興盛、衰亡、成功、失敗。世事變遷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隋江山扭做唐世界,也則是興亡成敗。”
    538

    興亡禍福

    成語拼音:
    xīng wáng huò fú
    成語解釋:
    興盛和滅亡,災禍和幸福。一切遭遇。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這七條弦興亡禍福都相應,端的個圣賢可對,神鬼堪驚,俗懷頓爽,塵慮皆清。”
    539

    相須為命

    成語拼音:
    xiāng xū wéi mìng
    成語解釋:
    互相依靠著過日子。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
    成語出處:
    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
    540

    宵衣旰食

    成語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成語解釋: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關于泛指的成語 形容泛指的成語 描述泛指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