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比喻的成語 (8488個)

    881

    趁熱打鐵

    成語拼音:
    chèn rè dǎ tiě
    成語解釋:
    趁鐵燒紅的時候錘打它;不失時機抓緊去做。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們要趁熱打鐵,一舉攻破南陽。”
    882

    礎潤而雨

    成語拼音:
    chǔ rùn ér yǔ
    成語解釋:
    柱子的基石潤濕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方向。
    成語出處:
    宋 蘇洵《辨奸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883

    燦若繁星

    成語拼音:
    càn ruò fán xīng
    成語解釋:
    燦:燦爛。繁:眾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眾多的星星。才能出從的人很多。
    成語出處:
    884

    臭肉來蠅

    成語拼音:
    chòu ròu lái yíng
    成語解釋:
    腐臭的肉招來蒼蠅。自己的思想作風有問題,就會招致壞人的引誘。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一:“僧問慧然:‘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臭肉來蠅。’”
    885

    癡人說夢

    成語拼音:
    chī rén shuō mèng
    成語解釋:
    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傻子信以為真。現在憑妄想說根本辦不到的荒唐話。
    成語出處:
    宋 無名氏《愛日齋叢鈔》第三卷:“蘇公肯亦效癡人說夢邪?”
    886

    差若天淵

    成語拼音:
    chā ruò tiān yuān
    成語解釋:
    差:不同;天淵:天和深淵。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
    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八章:“前后相較,差若天淵。”
    887

    超然物外

    成語拼音:
    chāo rán wù wài
    成語解釋: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置身事外。
    成語出處:
    宋 葉夢得《石林詩話》:“淵明正以脫略世故,超然物外為適,顧區區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888

    超然象外

    成語拼音:
    chāo rán xiàng wài
    成語解釋:
    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成語出處: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889

    翠繞珠圍

    成語拼音:
    cuì ráo zhū wéi
    成語解釋:
    翠:翡翠;繞:圍繞;珠:珍珠;圍:包圍。形容富家女子的華麗裝飾,也隨從侍女很多
    成語出處:
    元 曾瑞《哨遍 麈腰》套曲:“金妝錦砌,翠繞珠圍,臥鋪繡褥釀春光。”
    890

    床上安床

    成語拼音: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成語解釋:
    不必要的重疊。
    成語出處:
    南朝 陳 姚最《續畫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煩草。若方諸父,則床上安床。”
    891

    寸絲不掛

    成語拼音:
    cùn sī bù guà
    成語解釋:
    ①形容赤身裸體。②佛教徒用以心中毫無牽掛。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愿禪師》:“師便問:‘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云:‘寸絲不掛。’”
    892

    盛水不漏

    成語拼音:
    chéng shuǐ bù lòu
    成語解釋:
    盛:以器受物。說理嚴密
    成語出處:
    梁啟超《霍布士學案》:“霍氏之哲學,理論極密,前呼后應,幾有盛水不漏之觀。”
    893

    寸絲半粟

    成語拼音:
    cùn sī bàn sù
    成語解釋:
    極微小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實在不可自于人,心里愧恨之極!”
    894

    出豕敗御

    成語拼音:
    chū shǐ bài yù
    成語解釋:
    出:突然出來;御:馬車。突然沖出一頭野豬使馬車翻車。受到意外事故發生使事情失敗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下》:“王子于期齊轡而進之,彘突出于溝中,馬驚駕敗。”
    895

    蒼松翠柏

    成語拼音:
    cāng sōng cuì bǎi
    成語解釋:
    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操的人。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896

    稱身裁衣

    成語拼音:
    chèn shēn cái yī
    成語解釋:
    稱:適合。按照身材來裁剪衣服。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成語出處:
    《南齊書·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897

    叱石成羊

    成語拼音:
    chì shí chéng yáng
    成語解釋:
    一聲呼喊,居然使石頭變成了羊。神奇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指鹿為馬,秦趙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黃初平之得仙。”
    898

    初生牛犢不怕虎

    成語拼音:
    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成語解釋:
    牛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年輕人勇敢膽大;無所畏懼;敢作敢為。也作“初生牛犢不懼虎”、“初生牛犢不畏虎”。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犢不懼虎。’”
    899

    床上疊床

    成語拼音:
    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
    成語解釋:
    多余和重復。同“床上施床”。
    成語出處:
    明 徐渭《序》:“而傳注講章,轉相纏說,未免床上疊床。”
    900

    殘絲斷魂

    成語拼音:
    cán sī duàn hún
    成語解釋:
    殘:剩余;斷:斷絕;魂:魂魄。即將死亡的生命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獻發》:“奴身止鬖鬖發數根,這便是我的殘絲斷魂。”
    *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