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比喻的成語 (8488個)
-
61
標枝野鹿
- 成語拼音:
- biāo zhī yě lù
- 成語解釋:
- 標枝,樹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無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
- 成語出處:
- 《莊子 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
62
撐腸拄肚
- 成語拼音:
- chēng cháng zhǔ dù
- 成語解釋:
- 腹中飽滿。比喻容受很多。
- 成語出處:
- 唐·盧仝《月蝕詩》:“撐腸拄肚礌傀如山丘,自可飽死更不偷。”
-
63
乘高決水
- 成語拼音:
- chéng gāo jué shuǐ
- 成語解釋:
- 憑借地勢居高臨下,決口放水。比喻費力小,收效大。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言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誠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順風吹毛,乘高決水,可以不勞而成功者。”
-
64
穿花蛺蝶
- 成語拼音:
- chuān huā jiá dié
- 成語解釋:
- 穿:穿越;蛺蝶:蝴蝶。穿戲花叢的蝴蝶。比喻沉迷于女色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曲江》:“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
65
蟬聯蠶緒
- 成語拼音:
- chán lián cán xù
- 成語解釋:
- 蟬聯:連續相承;緒:絲頭。比喻連接相承
- 成語出處:
- 宋·沈遼《序》:“昔如來以正法眼藏授大迦葉,蟬聯蠶緒,以傳于今。”
-
66
趁浪逐波
- 成語拼音:
- chèn làng zhú bō
- 成語解釋:
- 趁:追逐;逐:追逐。追逐波浪漂流。比喻沒有一定的主見,隨大流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不是我自間闊,趁浪逐波,落落托托。”
-
67
蟬蛻蛇解
- 成語拼音:
- chán tuì shé jiě
- 成語解釋:
- 蟬蛻:幼蟬化為成蟬時所脫下的皮;解:脫。蟬脫殼,蛇換皮。比喻解脫而進入更高境界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精神訓》:“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蟬蛻蛇解,游于太清,輕舉獨往。”
-
68
楚雨巫云
- 成語拼音:
- chǔ yǔ wū yún
- 成語解釋:
- 楚地巫峽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 成語出處:
- 元·孫周卿《沉醉東風·宮詞》曲:“眼底情,心間恨,到多如楚雨巫云。”
-
69
道傍筑室
- 成語拼音:
- dào bàng zhù shì
- 成語解釋:
- 語出《詩·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鄭玄箋:“如當路筑室,得人而與之謀所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后比喻雜采各家之說。
- 成語出處:
- 語出《詩·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鄭玄箋:“如當路筑室,得人而與之謀所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
70
電掣星馳
- 成語拼音:
- diàn chè xīng chí
- 成語解釋:
- 如閃電和流星似的掠過。比喻迅疾。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十三妹]回頭向大家說聲請了,霎時間電掣星馳,不見蹤影。”
-
71
獨鶴雞群
- 成語拼音:
- dú hè jī qún
- 成語解釋:
- 一只鶴站在雞群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超群出眾。
- 成語出處:
- 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南朝梁·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
72
堤潰蟻孔
- 成語拼音:
- dī kuì yǐ kǒng
- 成語解釋:
- 堤壩因螞蟻洞而崩潰。比喻忽視小處會釀成大禍。
- 成語出處:
-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
73
帶礪山河
- 成語拼音:
- dài lì shān hé
- 成語解釋:
- 帶:衣帶;礪:磨刀石;山:泰山;河:黃河。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
- 成語出處:
-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
74
動如參商
- 成語拼音:
- dòng rú cān shāng
- 成語解釋:
- 參、商:星名。參星出西方,商星出東方,二星此出彼沒,不同時在天空中出現。比喻長時間的分離難以會面,如參星出西方,商星出東方。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贈衛八處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
75
大廈棟梁
- 成語拼音:
- dà shà dòng li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晉書·和嶠傳》:“太傅從事中郎庾顗見而嘆曰:‘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磥砢多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
76
戴天履地
- 成語拼音:
- dài tiān lǚ dì
- 成語解釋:
- 戴:頂著天;履:踏,踩著。頭頂著天,腳踩著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間。比喻恩德深廣,如天高地厚。
- 成語出處:
-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
-
77
東涂西抹
- 成語拼音:
- dōng tú xī mǒ
- 成語解釋:
- 涂、抹:原喻從事文辭。比喻用筆隨便寫寫畫畫。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報道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涂西抹來。”
-
78
倒峽瀉河
- 成語拼音:
- dǎo xiá xiè 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筆酣暢,氣勢磅礴。
- 成語出處:
- 《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筆,拈在手中,便如龍飛鳳舞,落在紙上,便如倒峽瀉河,真有掃千軍萬馬之勢。”
-
79
東西易面
- 成語拼音:
- dōng xi yì miàn
- 成語解釋:
- 指東西方向顛倒。后比喻是非顛倒,視聽淆亂。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新書 審微》:“事之適亂,如地形之惑人也,機漸而往,俄而東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
-
80
倒懸之危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wēi
- 成語解釋: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成語出處: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