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比喻的成語 (8488個)

    541

    八字沒見一撇

    成語拼音: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成語解釋:
    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緒
    成語出處: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人事》第三卷:“《通俗編》:‘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542

    八字沒一撇

    成語拼音:
    bā zì méi yī piě
    成語解釋:
    事情還沒有眉目。
    成語出處: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人事》:“《通俗編》:‘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不自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似又因于此語。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543

    北轍南轅

    成語拼音:
    běi zhé nán yuán
    成語解釋:
    ①想往南卻駕車向北行駛。行為和目的相反。②車子北往南來。
    成語出處:
    見“北轅適楚”。
    544

    兵在其頸

    成語拼音:
    bīng zài qí jǐng
    成語解釋:
    刀已架在脖子上。危險已非常逼近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中》:“兵在其頸,不可久矣。”
    545

    敝帚千金

    成語拼音:
    bì zhǒu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敝:破舊;敝帚:破舊的掃帚。自己的破掃帚;卻看成價值千金的寶貝。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十分愛惜。
    成語出處:
    漢 劉珍《東觀漢記 光武帝紀》:“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546

    弊帚千金

    成語拼音:
    bì zhǒu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對自家的破舊掃帚,也看成價值千金。對己物的珍視。弊,一本作“
    成語出處:
    語出《東觀漢記 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547

    補綴乾坤

    成語拼音:
    bǔ zhuì qián kūn
    成語解釋:
    縫補天地,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548

    寶珠市餅

    成語拼音:
    bǎo zhū shì bǐng
    成語解釋:
    拿珍珠換餅。杜絕貪心。
    成語出處:
    唐 皇甫瑞《原化記 賀知章》:“賀知章嘗謁賣藥王老,問黃白術,持一大珠遺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餅與賀食。賀心念寶珠何以市餅,老叟乃曰:‘慳吝未除,術何由成?’”
    549

    拔諸水火,登于衽席

    成語拼音:
    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語解釋:
    拔:拉出;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床上。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成語出處:
    明·宋濂《閱江樓記》:“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550

    拔幟樹幟

    成語拼音:
    bá zhì shù zhì
    成語解釋:
    用以偷換取勝或戰勝、勝利之典。
    成語出處:
    見“拔趙幟易漢幟”。
    551

    不知疼癢

    成語拼音:
    bù zhī téng yǎng
    成語解釋:
    是疼是癢都不知道。不體貼,不關心。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只顧逞辦!”
    552

    秕者先行

    成語拼音:
    bǐ zhě xiān xíng
    成語解釋:
    秕:癟谷,無價值的東西。形容自己不如別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553

    別置一喙

    成語拼音:
    bié zhì yī huì
    成語解釋:
    插一句嘴。提出不同意見。
    成語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此等書不知出于何傖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誑世之聾瞽。人家子弟,輒奉以為圣經賢傳,不敢別置一喙,聞人出一議,輒搖手閉目,以為侮圣人之言。”
    554

    拔趙易漢

    成語拼音:
    bá zhào yì hàn
    成語解釋:
    用以偷換取勝或戰勝、勝利之典。
    成語出處:
    見“拔趙幟易漢幟”。
    555

    標枝野鹿

    成語拼音:
    biāo zhī yě lù
    成語解釋:
    標枝,樹梢之枝,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無為;野鹿,在下之民
    成語出處:
    《莊子 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556

    不值一錢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qián
    成語解釋:
    毫無價值。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臺省 御史大夫被論》:“此兩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詬,不值一錢,憲體至是掃地矣。”
    557

    不直一錢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qián
    成語解釋:
    直:通“值”,價值。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
    558

    波屬云委

    成語拼音:
    bō zhǔ yún wěi
    成語解釋:
    屬:連接;委:累積。波濤連綿,云層堆疊。連續不斷,層見疊出
    成語出處:
    《宋書 謝靈運傳論》:“自建武暨乎義熙,歷載將百,雖綴響聯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559

    不值一笑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xiào
    成語解釋:
    不值得一笑。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同“不值一哂”。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時想,我生存時說的什么批評不值一笑的話,大概是違心之論罷。”又《吶喊 阿Q正傳》:“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莊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對于兩位‘文童’也有以為不值一笑的神情。”
    560

    秉燭夜游

    成語拼音:
    bǐng zhú yè yóu
    成語解釋:
    秉:持。拿著蠟燭;夜里游玩。舊指及時行樂。也珍惜光陰。
    成語出處:
    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