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比喻的成語 (8488個)

    281

    百孔千創

    成語拼音: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成語解釋:
    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瘡”。
    成語出處:
    宋 周必大《跋宋運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創。”
    282

    拔葵去織

    成語拼音:
    bá kuí qù zhī
    成語解釋:
    做官的不與人民爭利。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織。”
    283

    別開生面

    成語拼音:
    bié kāi shēng miàn
    成語解釋:
    別:另外;開:開辟;開創;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畫像經重新繪制;面目一新。后另外開辟一種新局面或創造一種新的風格式樣。
    成語出處:
    唐 杜甫《丹青引》:“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趙次公注:“凌煙畫像顏色已暗,而曹將軍重為之畫,故云開生面。”
    284

    不愧屋漏

    成語拼音:
    bù kuì wū lòu
    成語解釋:
    愧:慚愧;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安放小帳的地方。原意是雖在宗廟里,但無愧畏之心。后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毛傳:“西北隅謂之屋漏。”
    285

    不冷不熱

    成語拼音:
    bù lěng bù rè
    成語解釋:
    指溫度不高不低,冷熱適中。亦對人態度一般。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便見他一只手高高兒的舉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熱、溫涼適中、可口兒的普洱茶來。”巴金《寒夜》三:“這一天是這個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熱的好天。”
    286

    不郎不秀

    成語拼音:
    bù láng bù xiù
    成語解釋:
    原指不高不下。后不成材。
    成語出處:
    明 田藝蘅《留青日札 沈萬三秀》:“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287

    不稂不莠

    成語拼音:
    bù láng bù yǒu
    成語解釋: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后人不成才,沒出息。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傳:“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288

    不磷不緇

    成語拼音:
    bù lín bù zī
    成語解釋:
    磨不薄,染不黑。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言至堅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289

    百煉成鋼

    成語拼音: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成語解釋:
    煉:冶煉。鐵經過反復錘煉便成為堅韌的鋼。經過長期的、多次的鍛煉;使人非常堅強。
    成語出處:
    郭小川《保衛我們的黨》詩:“點起斗爭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煉成鋼。”
    290

    敗柳殘花

    成語拼音:
    bài liǔ cán huā
    成語解釋:
    敗:衰敗。殘:凋殘。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他是個女孩兒家,你索將性兒溫存……休猜做敗柳殘花。”
    291

    敗鱗殘甲

    成語拼音:
    bài lín cán jiǎ
    成語解釋:
    敗:毀壞。殘敗零碎的鱗甲,滿空飛舞的雪花。
    成語出處:
    宋 張元《詠雪》:“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
    292

    兵臨城下

    成語拼音:
    bīng lín chéng xià
    成語解釋:
    臨:來臨。軍隊已來到城墻下面。遭到圍困。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馬陵道》:“有一日兵臨城下,將至濠邊。”
    293

    擘兩分星

    成語拼音:
    bò liǎng fēn xīng
    成語解釋: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準確清楚。兩,較小的重量單位;
    成語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只我問他個擘兩分星,說一段從頭的至尾。”
    294

    不露圭角

    成語拼音:
    bù lù guī jiǎo
    成語解釋:
    圭角:圭玉的棱角。才干不外露。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毀方而瓦合”鄭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
    295

    補牢顧犬

    成語拼音:
    bǔ láo gù quǎn
    成語解釋:
    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成語出處:
    語本《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296

    卑禮厚幣

    成語拼音:
    bēi lǐ hòu bì
    成語解釋:
    卑禮:謙恭的禮節;厚幣:厚重的幣帛。聘請人員的鄭重殷切。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世家》:“惠王數敗于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
    297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成語拼音:
    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
    成語解釋:
    敵:對抗;堰:攔河壩。敵人來了派將軍抵擋,大水來了用土去掩蓋。針鋒相對,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云臺門》第一折:“兵來將敵,水來土堰,兄弟也,你領兵就隨著我來,不可延遲也。”
    298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成語拼音:
    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成語解釋:
    不管對方使用什么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8回:“西門慶道:‘常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到其間,道在人為。少不的你我打點禮物,早差人上東京,央及老爺那里去。’”
    299

    不落窠臼

    成語拼音:
    bù luò kē jiù
    成語解釋:
    窠臼:舊框框;老套子;現成格式。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300

    拔了蘿卜地皮寬

    成語拼音:
    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成語解釋:
    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1回:“拔了蘿卜地皮寬,交他去了,省的他在這里跑兔子一般。”
    *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
    chengrenyouxi